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和教育需求的日益多元,传统以单一课程体系和升学导向为核心的高中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国家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双重需求。截至2024年,全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达92.0%,普及水平持续提升。当前,我国高中教育正逐步在学校类型、课程结构和育人方式等方面迈向多样化,这不仅是优化教育体系结构的必要举措,更是实现基础.........
    2025-06-19 来源:中国基础教育
  • 人机矛盾是当今与未来人类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机关系成为教育中的主要关系。为化解人机矛盾,以人机关系为视角,我们应当再造新智人,推动智能时代的育人革命。新智人是能够与人工智能竞争的人,是能够与人工智能和谐相处的人,是拥有人机交互共生力、人机交互实践力的人,亦是能够实现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交融共生的人。培养这样的人,需要打破偏见,拓展边界,通过实.........
    2025-06-19 来源:守望新教育
  •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要求学校“制订课程实施方案”,形成行动路线图。关于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编制的意义、方法及工具,已有相关研究做了阐释。如王月芬等人指出:“课程计划编制主要包括学校背景分析、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课程实施与管理要求等内容。学校课程计划研制要紧扣目标、结构合理、系统思考、强调操作,还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一些.........
    2025-06-16 来源:中小学 管理
  • AI是否可能取代人类的一切工作?似乎有这种趋势。自石器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每一次重大技术革命都是心智与脑力延展、肢体与体力解放的过程。......
    2025-06-15 来源:中国教育报
  • 2022年1月,为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号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故、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发布《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指出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
    2025-06-10 来源:人民政协报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2024年教育部启动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集中清理整治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的违背教育宗旨、违背教育规律、违背教育科学的各种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为持续加强良好教育生态建设,巩固基础教育规范管理.........
    2025-06-05 来源:人民教育
  • 随着AI技术的迭代发展,对于在绘画、诗歌创作、作词编曲、电影制作、建筑设计等创造性工作上,AI已经开始展现出其独特的胜任力。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快速行动,当地已经有70名“AI数智员工”上岗。未来已来,我们的孩子需要具备哪些素养?一线学校和教师需要做出哪些改变?教研体系需要提供哪些支持?......
    2025-05-30 来源:中国基础教育
  • 作为一本教育经典,陈鹤琴先生的代表作《家庭教育》已经出版100年了。在100年后的今天,我们该如何重新认识这本书的价值意义,怎么做好时代转换,进而用它指导现实生活中的家庭教育?我们常说“永远的陶行知”,现在还应该说“永远的陈鹤琴”。所谓“永远”,是说他们的思想、观念,他们指出的问题和给出的“配方”,至今仍然是有效的、宝贵的。而重读陈鹤琴的.........
    2025-05-30 来源:中小学管理
  • 在苏州组织了一个研讨会加工作坊,有十几位香港与内地的老师展示了他们在教育运用AI的案例。精彩纷呈,引起了一些思考。后面的几个工作坊,又让不少从未接触过AI的老师,即席设计了自己的程序,并且即席给远处的同事或家人运用。全场惊喜。香港翻转教学协会的老师,有很丰富的主持工作坊经验,这次与内地老师合作,证实了只要引导得法,AI的应用并没有引起恐惧.........
    2025-05-20 来源:信报
  • 在“世界教育前沿峰会"即将召开前夕,峰会主席程介明先生对学习科学进行了深入全面的阐释,即在「人的活动塑造人脑发展」的基本认识上,归纳出六条原理:学习是人对外部世界赋予意义的过程;学习是人对客观世界构建知识的过程;经历是学习的关键;学习与实践是同步而互相渗透的;学习是总体性的;学习是群体性的。学习科学与我们当前教育教学密切相关,如何把比较确.........
    2018-10-08 来源:《信报》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