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欢乐上yin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25/8/4 15:13:45 加入收藏
01.摘要
abstract在人工智能重塑教育的时代,教师AI素养成为教育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如何测评教师AI素养水平成为基础前提,在此分享3篇教师AI素养量表实证研究。[1]Younis, B. (2025).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iteracy (AIL) scale for teachers: A tool for enhancing AI education. Journal of Digital Learn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41(1), 37-56.[2]Zhao, L., Wu, X., & Luo, H. (2022). Developing AI literacy for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 in China: based on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alysis. Sustainability, 14 (21), 14549.[3]Ayanwale, M. A., Adelana, O. P., Molefi, R. R., Adeeko, O., & Ishola, A. M. (2024). Examin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iteracy among pre-service teachers for future classrooms. Computers and education open, 6, 100179.
02.三个量表的简介
03.三个量表的维度题项
(1)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iteracy (AIL) scale for teachers(Younis, 2025)问卷编制的基础理论框架:
问卷维度及题项(翻译版):
维度1:教师对人工智能使用的态度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 AI use)
1.我相信将人工智能(AI)融入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2.我有兴趣探索不同的AI工具和应用,以评估它们是否适合我的课堂。
3.我相信AI整合对于为学生就业市场做准备至关重要。
4.我对AI融入教育的潜在益处持积极看法,即使这可能需要对我的教学方法进行一些调整。
5.在将AI融入我的教学方面,我对学生和同事的反馈持开放和接纳的态度。
维度2:理解人工智能与计算思维概念 (Understand AI and computational thinking concepts)
1.我对人工智能(AI)涉及的基本原理有清晰的理解。
2.我对人工智能(AI)涉及的基本过程有清晰的理解。
3.我熟悉各种AI技术,例如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
4.我能解释AI算法如何基于数据分析做出预测或决策。
5.我理解数据在AI应用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影响AI的结果。
维度3:理解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 (Understand AI social impact)
1.我了解AI广泛采用可能带来的潜在社会影响,包括伦理、经济和就业方面的考量。
2.我理解AI如何影响隐私和数据安全,并且知道保护个人隐私信息所需的措施。
3.我能解释AI偏见的概念及其对决策的影响,认识到在AI系统中减轻偏见的重要性。
4.我熟悉AI自动化对就业市场和劳动力潜在的优点和缺点。
5.我意识到AI开发者和用户有责任确保公平和公正的AI应用,以造福整个社会。
维度4:理解人工智能伦理 (Understand AI ethics)
1.我熟悉围绕使用人工智能(AI)的伦理考量。
2.我能识别与AI相关的潜在伦理挑战,例如偏见、隐私问题和透明度问题。
3.我理解解决AI偏见的重要性及其对决策过程的潜在影响。
4.我意识到在教育环境中使用AI的伦理影响及其对学生及其数据的影响。
5.我理解在使用涉及收集学生或利益相关者数据的AI技术时获得知情同意的重要性。
维度5:搜索和定位人工智能工具 (Search and locate AI tools)
1.我有信心能够有效地搜索AI工具和资源来支持我的教学。
2.我了解可以找到用于教育的AI工具和应用程序的各种平台和网站。
3.我能快速识别符合特定学习目标和教学需求的AI工具。
4.我能够利用特定的搜索关键词和技术来找到符合课程标准的AI工具。
5.我通过参与专业发展和交流网络,积极了解新的和新兴的教育用AI工具。
维度6:激励学生使用人工智能工具 (Motivate students to use AI tools)
1.我能有效地向学生传达使用AI工具的好处,鼓励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2.我积极营造支持性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自信地探索和尝试AI工具。
3.我擅长就如何有效使用AI工具提供清晰的指导,促进学生使用它们的自信心。
4.我积极将AI工具融入互动且令人兴奋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探索AI应用的渴望。
5.在学生使用AI工具时,我持续认可他们的努力和成就,以增强他们的动力和热情。
维度7:在课堂中整合人工智能工具 (Integrate AI tools in the classroom)
1.我使用AI技术来改进教学方法并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2.AI工具在为我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方面发挥着宝贵作用。
3.AI工具帮助我满足个体学习需求,并照顾到我课堂中不同能力的学生。
4.我尝试新的AI技术以改进我的教学实践。
5.我与其他教育工作者合作,分享在课堂中使用AI的想法和最佳实践。
维度8:评估人工智能工具特性 (Evaluate AI tools features)
1.我能有效评估AI工具的用户界面和导航,以确定其课堂整合的易用性。
2.我能够评估AI工具提供的功能范围,以确保它们符合多样化的教学需求和学科领域。
3.我有信心分析AI工具提供的数据分析和反馈,以便就学生进展和学习成果做出明智的决策。
4.我能识别促进学生协作和互动的AI工具,从而增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
5.我能评估AI工具是否遵守数据隐私和安全标准,确保学生信息的保护。
维度9:应用人工智能工具进行评估 (Apply AI tools for assessment)
1.我经常在课堂上使用AI工具进行评估,例如自动化评分或反馈系统。
2.我有信心使用基于AI的评估工具来获取关于学生表现更准确、更及时的反馈。
3.我积极寻找并整合有助于分析和解释学生评估数据的AI工具,以便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
4.我相信基于AI的评估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其对自身进步的理解产生了积极影响。
5.我精通使用AI工具设计适应性和个性化的评估,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学习需求。
02 AI literacy for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Zhao et al.,2022)问卷编制的基础框架:
问卷维度及题项(翻译版):
维度1:认知与理解AI (Knowing and Understanding AI)
1.我能够区分智能教育设备和非智能教育设备。
2.我知道教育AI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我。
3.我能够识别教育AI产品或服务中运用的AI技术。
4.在使用教育AI产品时,我感到舒适。
5.我认为教师应主动学习运用智能技术辅助教育教学。
维度2:应用AI (Applying AI)
1.我能熟练使用教育AI产品来辅助我的日常教学。
2.我能相对轻松地学会使用新的教育AI产品。
3.我能利用教育AI产品提高我的工作效率。
4.我能够支持和指导学生使用教育AI产品。
5.我能够将教育AI技术与课程教学相整合。
维度3:评估AI应用 (Evaluating AI Application)
1.使用产品或服务后,我能够评估该教育AI产品或服务的功能与效果。
2.我能够从教育AI产品或服务提供的多种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3.我能根据具体的教育任务选择合适的教育AI产品或服务。
4.我能够选择与学生学业成果相匹配的AI评估工具。
5.我能够利用教育AI产品或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反馈。
维度4: AI伦理 (AI Ethics)
1.在使用教育AI产品时,我始终遵循伦理原则。
2.在使用教育AI产品时,我注意隐私和信息安全问题。
3.我警惕教育AI的滥用。
4.在应用教育AI技术时,我总是考虑伦理和安全问题。
5.我能够在教育AI应用过程中及时察觉伦理道德违规行为。
0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iteracy among pre-service teachers(Ayanwale et al.,2024)问卷编制的基础框架:
问卷维度及题项(翻译版):
维度1:认知与理解AI (Know & Understand AI)
1.我掌握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概念。
2.我了解人工智能的定义。
3.我能评估使用AI的局限性和机遇。
4.我能分析人工智能应用的优势与劣势。
5.我能构想AI的新用途。
6.我能预见AI未来的潜在应用场景。
维度2:应用AI (Use & Apply AI)
1.我能在日常生活中操作AI应用。
2.我能使用AI应用简化日常生活。
3.我能有效运用人工智能实现日常目标。
4.在日常任务中,我能通过与AI交互提升效率。
5.日常生活中,我能与人工智能高效协作。
6.我能与日常场景中的人工智能进行有效沟通。
维度3:识别AI (Detect AI)
1.我能判断所接触的应用是否基于人工智能。
2.我能区分使用AI技术的设备与非AI设备。
3.我能辨别交互对象是AI还是真人。
维度4:AI伦理 (AI Ethics)
1.我能权衡AI应用对社会的影响。
2.在采纳AI提供的数据时,我会纳入伦理考量。
3.我能分析AI应用的伦理影响。
维度5:创造AI (Create AI)
1.我能设计新的AI应用。
2.我能编写人工智能领域的新程序。
3.我能开发新的AI应用程序。
4.我能选择合适工具(如框架、编程语言)开发AI。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