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国际风向 >> 浏览文章

中国STEM教育的背景、研究现状和STEM2029计划

来源:中国网 作者: 王素 已有0人评论  2017/7/1 11:08:25  加入收藏

王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研究所所长、STEM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学校实验室主任

很高兴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够代表我们的研究团队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STEM教育研究成果——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

我会从三个方面向大家汇报:中国STEM教育的背景,中国STEM教育研究的现状和中国STEM2029计划。 

一、时代国际背景之下,中国STEM教育势在必行

 第一部分我们先来看一下中国STEM教育的背景,包括时代、国际、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产业人才背景。

1.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首先,从时代背景来看,目前我们处在一个技术高度变革的时代,从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到智能制造,所有这一切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特别是对于未来的就业和产业所需要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个过程中,未来的人才竞争主要是知识与技能的竞争,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但是各自采用的途径和手段不同。从国际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STEM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能力的载体,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因此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开展STEM教育非常重要。

2.各国都在进行改革,人才是胜出的关键

第二,我们来分析一下国际背景中。全球目前各个国家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在新的产业升级的进程当中到底谁能够胜出?在我们选取分析的几个国家中,目前全球竞争力指数中美国排在第三位,英国排名第七,德国排名第五,芬兰第十,以色列排名二十四,中国排在第二十八位。

我们再看一下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情况。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美国依然排第三位,英国第四位,芬兰第八,德国第九,以色列第十,中国排在第二十二位。即使是目前在全球竞争中排在前列的国家,他们依然非常有危机意识,纷纷出台了很多政策提高国家竞争力。很多国家都是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国家竞争力的角度来看待STEM人才的培养。

早在八十年代,美国就提出了STEM教育。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发表了《本科的科学、数学和工程教育》报告,被认为是美国STEM教育的开端。2017年《美国竞争力计划》提出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STEM素养的人才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并大力加强了对STEM教育的投入;最近美国又出台了《STEM2026》,对于STEM教育在未来十年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愿景。

除了美国之外,英国在2002年的时候就已经把STEM教育正式写入政府文件,今年1月又出台了《建立我们的工业战略绿皮书》,这份报告中提出了在英国的现代工业战略中技术教育是核心,同时还将促进数学教育的发展和解决STEM技能短缺问题。

德国2008年制定了《德累斯顿决议》,将MINT教育列为教育发展重要目标。

芬兰是一个创新性很强的国家,他们历来非常重视做中学,早在90年代就出台了LUMA计划,LUMA是芬兰语的STEM。这项计划的目标是加强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实践和加强学生对这些学科的学习兴趣。

3.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更合理的人才结构

中国目前劳动力数量世界第一,经济总量处于世界第二,而百万人研发人员的数量在120多个国家中排46位其实是比较靠后的。我们的人才数量在逐步增长的,但是我们的人才结构是有缺陷的。而我们要实现社会经济转型,对人才结构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要想实现中国梦,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STEM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

中国在2015年的时候提出“中国制造2025”,即2025达到制造业的强国,在2035年达到世界制造阵营中的中等水平,到2049年,建国百年的时候进入综合实力世界制造强国。在2016年颁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刚要》当中,也提出国家发展要三步走,在2020年要进入创新型国家,2030年要跻身创新型国家的前列,到2050年要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所有这些战略的实现都需要人才的支撑。

从中国目前的人才情况来看,创新型人才、高水平技能的人才会成为我们经济转型的瓶颈。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到,到2025年,在我们未来发展比较重要的几个领域当中,人才缺口是非常大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在今天我们必须要加强理工科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在新兴领域专业方面的人才数量与结构,更重要的是人才质量。 

0
0
关键字:中国 stem 教育 背景 研究 现状 2029 计划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