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AI大模型的普及必然推动教育范式变革,其核心变革方向包括从“标准化”到“个性化”的教育体系重构,从“知识传递”到“全人发展”的教育目标升级,从“封闭课堂”到“无边界学习”的教育生态进化,从“师生互动”到“人机协同”的教学模式转型。教师角色将真正回归教育的本质,其职能将向更复杂、更具创造性的方向演进。数字素养成为教师的必备素养,使用AI的高.........
    2025-03-03 来源:中小学管理
  • 在应试教育还存在的当前,我们可不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发展出更好的考试或者测评的方式,从而带动养成教育或者教学的改进?......
    2025-03-02 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 社会需要坚强的个人,自信、自立、自主、自为,全世界都需要,不管什么样的社会制度。让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把学习还给学生,这是我们教育改革的使命!......
    2025-03-01 来源:中国创新教育网
  •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是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征程中的一个战略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于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思政引领力”后,思政育人的价值意义进一步得到提升,也更具现实性和紧迫性。思政育人内涵丰厚、意蕴深刻,需要我们全面探索、积极创造,尤其要紧紧围绕思政育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其中有一个理念特别重要,那就是.........
    2025-02-26 来源:中小学管理
  • 未来不是过去的重复,也不是历史的自然延伸,而是我们对未来挑战和机遇的判断,是胜任未来的提前部署。它是对现有教育的改造,更是对未来教育的想象。......
    2025-02-26 来源:教育研究
  •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学生画像”,这种画像既表达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文本里,定义人才规格,明晰培养目标,也常见于民间的教育流行语中,表达着家长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愿望和期待,描摹着孩子未来的精神长相。从社会学角度看,我更倾向于赞同这样的观点:教育流行语可能是一个时代实际产生影响力的教育理念,是切实推动教育选择的价值判断。它常挂在嘴边,.........
    2025-02-25 来源:中国教育报
  • 为什么AlphaGo、ChatGPT没有在中国诞生?为什么中国只能出现“百模大战”?·什么时候才能出现人工智能的“中国时刻”?这是朱松纯教授提出的关于人工智能的“中国之问”,在当前通用人工智能(AGI)发展进程中,西方主导的”大数据+大算力+大模型”的模式被认为是唯一正确的发展路径。直到最近中国本土的大模型deepseek的出现才打破了这.........
    2025-02-23 来源:知识分子
  • “人工智能的特点是可以提升人的认知,但当把很多思考或学习的事交给人工智能时,要考虑到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可能产生的惰性思维风险。”日前,在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提出《关于研制发布人工智能基础教育教学应用规范》的提案,建议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阶段,构建.........
    2025-02-14 来源:新京报
  • 兴发教学是对中国古典教育教学智慧的一种理论提炼。孔子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又云:“兴于《诗》。”“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由此,兴发教学理念的原型得以显明:一方面,兴发教学乃是在充分唤起个体愤悱状态的基础上,再进行启发,以促成理智思维.........
    2025-02-13 来源:全球教育展望
  • 郑泉水,中国科学院院士、固体力学和微纳米力学专家、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零一学院创始院长。一、未来已来:数智时代重塑教育郑泉水院士作《回归本源的教育——数智时代成长的“第二通道”》专题报告。郑泉水院士指出,随着社会快速迈入数智时代,传统教育模式正面临颠覆性挑战,教育的核心功能亟需转型。教育应聚焦于培养高阶思维.........
    2025-02-05 来源:不详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