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21世纪的到来,使教育工作者可以有机会对学习者获得成功所需的素养进行描画。P21研发并推出了“21世纪学习框架”,其所做的工作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经济论坛(WEF)正在进行的相关研究具有诸多共性。“21世纪学习框架”侧重于四个领域:生活与职业素养;学习与创新素养;信息、媒体与技术素养以及关键学科与21世纪主题。该框架的核.........
    2020-03-04 来源:不详
  • 如何在疫情防控期间切实地开展教育工作,这是当下教育工作者们需要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特别需要从根本上把握当下教育工作的形势大局并建立起自己的战略思维,从而在根本上拿捏“停课不停学”的分寸和尺度,这样才能在根本上避免让自身的教育努力走上弯路。建立当下教育工作的战略思维,明确当下教育处在非常规时期是极其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对.........
    2020-03-04 来源:人民政协报
  • 导读:美国“教育中的人工智能”研究主要分为五大热点方向:第一,人工智能改善在线教育的参与度研究;第二,情绪感知支持下的教学实践研究;第三,游戏化学习研究;第四,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典型模式研究;第五,学习空间的设计研究。美国“教育中的人工智能”研究历史,依次经历了为促进教育实际问题解决的关注专家知识应用自动化的初级阶段、对知识自动获取与系统.........
    2020-03-03 来源:不详
  • 导读:随着开学时间一再推迟,从3月2日起,上海中小学开始在线上迎来新学期,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的学生们也在今天开课了。校长李百艳特地来到学校大礼堂,“隆重”地举行了一场一个人的开学典礼。面对着空荡荡的座位,她对学生们说出了特殊的新学期寄语。李百艳,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校长今天是2020年新学期开学的日子,此时此刻的校园,春节时绽放的梅花已是落.........
    2020-03-02 来源:人民教育
  • “停课不停学”已经在各地陆续展开了。这几天在网上充斥各种议论。大中小学在校生全程在网上学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地上网课,难免会有一些人不适应,技术上也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并不奇怪。我们应该用更开放的态度,用容错的精神来对待这一新生事物。中小学生到底能不能在网上学习?最近,我接到了几封乡村学校老师的来信, 他们这几年将互联网教育运用.........
    2020-03-02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 “停课不停学”,且有没有可能“学得更好、更有意义”?“在线”就“学习”了吗?伴随着中小学“开学”,“停课不停学”的“热”话题依然值得进行“冷”思考,因为不厘清一些原理性的问题,疫情当下仓促上马的在线学习将会迷失学习的方向。......
    2020-03-02 来源: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 一般说来,教育具有开启民智、传授知识、教化 道德、塑造习惯、培育人格的功能。然而,究竟传授 何种内容、以何种方式传授、培育何种人格,却由那 个历史时代、文明历史进程具体规定。对教育、教 育理想的理解,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合理性的把 握,离不开特定历史时代。当代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规定了教育在根本上不是培养奴才,而是培养自由生活的主体。......
    2020-03-01 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受疫情影响,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为保证防控疫情期间中小学校停课不停学,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和一些校外培训机构按学校正常教学计划积极提供免费线上课程,为中小学生如期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这种学习方式对学校、家长和学生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如何让学生不“荒废”这段假期、确保开学后能顺利跟上教学进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应.........
    2020-03-01 来源:新华社
  • 当前疫情防控处于关键阶段,由于延迟开学,各个学校在组织教学上采用线上教学,这种非常时期采取的非常办法,对传统教学是种挑战,也是种机遇,如果做得好,坏事可能变成好事。”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居家隔离没有上班的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大学校长赵继在微信中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
    2020-02-28 来源:人民政协报
  • 最近几天,因为应对疫情的原因,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为了“停课不停学”,纷纷开展各种各样的在线教学,而各种各样的线下培训机构,也纷纷将教室搬到了互联网上。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在线教育做得挺好的,比如北大新学期全部课程2月17日准时开课,基本上很顺利。而我们北大教育学院,早在寒假期间,已经利用ClassIn在线直播平台圆满完成了给教育博士(Ed.........
    2020-02-27 来源:俊杰在线微信公众号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