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不详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25/2/5 19:01:14 加入收藏
郑泉水,中国科学院院士、固体力学和微纳米力学专家、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零一学院创始院长。
一、未来已来:数智时代重塑教育
郑泉水院士作《回归本源的教育——数智时代成长的“第二通道”》专题报告。郑泉水院士指出,随着社会快速迈入数智时代,传统教育模式正面临颠覆性挑战,教育的核心功能亟需转型。教育应聚焦于培养高阶思维能力,而非单纯传授知识。他强调,“教”更多将由人工智能完成,而“育”才是教育的关键。这包括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帮助他们规划未来、想象未来,最终创造未来。这种转变要求教师角色发生根本变化,从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通过重构逻辑体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内生动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识别拔尖创新人才并建立良好的拔尖人才培养生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命题。
二、 思维突围:内生动力促攀高峰
传统教育注重大规模标准化培养,旨在补齐短板,为大多数学生提供基础教育。然而,郑院士表示,这种“第一通道”往往忽略了少数具有创新潜力的学生,缺乏使其脱颖而出的机制。他结合自己和中外许多著名科学家的成长经历,提出了人才培养的“第二通道”模式,其核心要素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帮助学生找到他的兴趣点并让学生实现自我“精深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让学生始终保持“我就是与众不同”的自信;第二就是推进人才培养体制创新,打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通道。
结合个人经历,郑泉水院士分享了自己从自学起步到跨学科成长的非典型路径。他坦言,正因在特殊环境中磨砺了自学能力与高阶思维,他才能在多个领域持续突破,甚至定义新的学术领域。他提到,实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迁移能力的教育模式虽挑战重重,但蕴含深刻的内在逻辑,教育工作者应共同推动这一转型,为学生成长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三、 生态建构:机制创新灌注活力
以在清华大学创办钱学森班和在深圳创办零一学院为例,郑泉水院士阐释了“第二通道”的实践路径。钱班打破传统专业划分,通过跨学科、开放性的平台,帮助学生进入未知领域开展研究,以此培养其独特能力和自信心。他表示,这一机制通过构建多层次的教育生态,让学生找到真正热爱且擅长的方向,同时让其工作具有社会价值。
“第二通道”的核心是构建一个支持学生多元成长的机制,包含顶尖导师的指导、全球性研究资源的共享以及与顶尖企业的联合。郑院士特别提出,这种创新教育模式不仅局限于大学,还延伸至中学阶段。在“第二通道”普适性得到验证的背景下,他倡导更多学校参与这一机制的构建,共同打造以学生为中心、以内生动力为驱动的教育生态,为教育体制注入更多创新活力。
四、结语
数智时代的浪潮滚滚而来,传统教育必须顺势而为,将目光聚焦于高阶思维培养,重新定义教师角色,让教育回归 “育人” 本质,全力挖掘拔尖创新人才。郑院士提出的“第二通道” 模式打破常规,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助力其找到专属成长路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可行性。期待各方凝心聚力,共同绘就多元包容、活力满满的未来教育新生态,助推教育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