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陈寅恪先生言: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支撑每个青年作出判断选择的,应是积极的人生观和批判性思维。而我们的教育,却早早陷入了一个个标准问答的框架中。当你问孩子“什么是幸福”,孩子想到的,是四年级人教版教材《幸福是什么》中的答案;当你问孩子“狼和羊谁更好”时,他们毫不犹豫的选择羊,因为“羊代表正义”,“狼代表邪恶”。.........
    2018-04-15 来源:江西教育
  • 今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相关文件即将研制出台,"教育现代化"这一时代命题愈加引人关注。每所学校、每个校长、每个教师都要思考:现代化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到2035年,我们的教育应该呈现怎样的态势和样貌?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培养的不是只会考试、唯唯诺诺的人,而是敢说、敢想、敢做、能自主发展、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现教育现代化,.........
    2018-04-12 来源:人民教育
  • “阅读力”与“写作力”是奠定孩子终身学习的基础能力,它们让孩子拥有更广阔的视野、更多元的思考。外滩教育一直倡导这两项能力,并持续报道和推广国内外语文名师教育理念。此次,外滩君采访到台湾超级语文名师陈丽云老师,同时也是港澳台等地语文教材编写专家。她不仅对语文教材深有研究,更有29年一线授课经验。走遍两岸三地的语文课堂,她发现,孩子读再多也不.........
    2018-04-11 来源:外滩教育
  • 人工教育时代来临,在未来仿佛不会编程就相当于“会读不会写”。家长们纷纷给孩子配备上电脑,学习大热的编程课。作为全球热捧的教育国家,芬兰当然没有落下这门课。下文中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的李璨,屠莉娅带我们走进了芬兰的编程课堂,在他们的教室里,编程不用电脑,是将复杂而庞大的问题系统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单元,一起来看看芬兰的编程课是如何从技术到思想.........
    2018-04-09 来源:外滩教育
  • 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如何让Ta更乐观的、从容地走自己的人生路,当他们面对很多嘲笑、不理解,甚至是指责的时候,还能够不改初心,坚持做自己,这就是坚毅教育所塑造的人格力量。很多读者朋友看了我的演讲视频之后,都在后台问:兰兰妈,究竟什么是坚毅呢?我们要怎么样为孩子培养坚毅的品格呢?那今天,兰兰妈就来分享一下美国当下最流行的教育理念——坚毅!1..........
    2018-04-09 来源:腾讯教育
  • 我们一旦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中小学教育家素质标准体系,就会对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发展以及相关学科的建设产生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这种体系应该涵盖教师高尚的师德、先进的教育理念、合理的教育知识、过硬的教育能力等方面。......
    2018-04-07 来源:中国教师报
  •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著名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著作有《儿童之观念》《稻草人》等。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剧烈的社会变动影响了当时的有志青年。其中,17岁的叶圣陶认为,要想改变世界,必先“改革人心”。1912年,他从江苏苏州闫子庙小学开始自己的从教生涯。在他94年的生命里,叶圣陶教过小学、中学.........
    2018-04-07 来源:中国教师报
  • 芬兰现在正在进行一项在整个欧洲范围内都可以说是野心勃勃的学校改建计划。改变传统的教室分隔和整齐排列的桌椅,重新设计成灵活的、随意的开放式教学空间。这个改建计划与芬兰的全新课程规划相互呼应。其实早在2006年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就曾在赫尔辛基组织召开过主题为“未来学校-学习环境、教学法和建筑”的研讨会,来自21个国家的1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2018-04-07 来源:行知Live
  • 伴随着经济增长与教育现代化进程,教育的“顺序模式“即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正在由青少年个体中发挥各自作用转变为一种新的“重叠模式”,即这三方在青少年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在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共同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它们的有机结合必将形成整合优势。那么,家庭、学校、家长、教师的责任和定位分别是什么?了解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边界有什么意.........
    2018-04-07 来源:光明日报
  • 如果有人问我,你未来最担心孩子什么?我会说,我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不会玩”。当然这种玩,是健康的玩,是自得其乐、是兴趣广泛、是朋友众多,不是简单的感官刺激或金钱消费。前者是幸福的体验,后者是懒惰的放纵。未来的世界里,当大部分工作都被机器取代的时候,也许你能去带着一群人玩,或吸引大家看你玩,才是精英阶层的工作岗位,也是机器暂时无法取代的工作岗.........
    2018-04-07 来源:新校长传媒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