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奥巴马在2009年担任总统之时,美国正遭受经济危机的困扰。为了解决基础教育在世界排名落后的现状,强化联邦政府在教育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奥巴马巧借“救市”,为基础教育投入巨额资金。之后,他启动了“竞争卓越”计划和“尊重项目”,颁布了美国首部《州共同核心课程标准》。执政八年期间,他尤为重视STEM教育以及师资的培养与招募。他还签署《每一个学生成.........
    2019-11-19 来源:全球教育展望
  • 导读:所谓艺术即让事物充分显现自身的技艺,教育的艺术即让学生生命充分显现的技艺。唤起个体的生命在场与身心整体的卷入,从而激活个体的身心潜能,让个体内在的诸种能力得到充分而合理的显现,由此而孕育个体生命发展的内在秩序,进而形成个体发展的内在方向与动力,使得个体基于自我生命内在力量合理而充分地显现的自主发展与自我教育成为可能。教学作为引导个体.........
    2019-11-19 来源:全球教育展望
  • 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科研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和显著成就,学科体系日益完善,研究水平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19-11-17 来源:教育部
  • 大学招生考试的核心是公平竞争和择优录取。日本在大学招生考试公平保障方面,统筹设计考试内容和形式,彰显统一考试的公平与公正;完善组织管理与监督,确保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与公正;实施市场调控和政策调控,调控考生录取的区域间均衡;出台政策抵制招生考试腐败,严惩招生录取的舞弊行为;采取特别保障措施及选考制度,维护弱势群体的招生权利。日本大学招生考试.........
    2019-11-11 来源:全球教育展望
  • 近两年,关于“学习”的讨论此伏彼起。为什么当下人们这么热衷于谈论“学习”?我想,一方面是与时代的飞速发展和技术的迭代更新,以及由此衍生的全民性焦虑有关;另一方面是与世界格局变化和未来社会挑战对“未来人”的生存力、学习力等要求不断升级有关。正如哈佛前任校长尼尔·鲁登斯坦(Neil L.Rudenstine)所言,“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
    2019-11-11 来源:中小学管理
  • 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教师教育国际交流分会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承办,教育部小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的2019小学教师教育国际会议近日在京召开。这次会议致力于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者、工作者以及一线小学教师提供跨文化、跨领域、跨时空的对话平台。本次国际会议由“国际视野”、“中国经验”、“多元共.........
    2019-11-11 来源:人民教育公众号
  • 怀三分侠气,存一点素心,这句话形容裴钢院士怕是妥帖的。他的文字自带“尽在杯中”的旷达,还裹着些诗人的浪漫,他读《白香词谱笺》曾写下这样一句话:“山河往事词中历,婉约豪放入心来。”就这么轻轻地一笔,云淡风轻。而作为科学家,他又是客观严谨的。他说,科学实际上是认知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2019-11-08 来源:教育家
  • 现在人工智能很火,但是人工智能应用到教育当中,绝大部分在办坏事。我在国内看到一个很轰动的消息:学校用人工智能监控学生的注意力,保障孩子们每时每刻都保持专注;或者用这个来了解每天孩子有多少人高兴多少人不高兴,然后规定每天必须有99%以上的学生感到高兴——这其实是大数据作恶。人工智能在教育上的应用,绝不应该是用在这个上面的,人工智能应该是给我.........
    2019-11-08 来源:中国教育 三十人论坛
  • 近日,在顶思举办的亚洲国际学校大会上,清华附中总校长王殿军,进行了一场关于“全球视域下的中国教育变革”的演讲。作为一所公立学校的校长,王校长就当下如火如荼的国际教育,如何为本土教育变革提供借鉴,真正使绝大多数的中国孩子受益,分享了他的思考。对于国际教育和国内教育遇到的挑战和困境,他也有自己的见解。......
    2019-11-03 来源:不详
  • 前不久,人脸识别类技术进校园的话题持续引发关注,此类人工智能(AI)技术除了应用于校园门禁控制、学生考勤管理,还能全程监控课堂,就连学生发呆、打瞌睡和玩手机等动作行为都能被识别出来。随着AI时代的来临,AI技术在为教学提供辅助、提高学校管理效率、确保学生安全的同时,也面临公共数据采集与个人隐私保护、使用目的的正当性、数据泄露风险等争议,A.........
    2019-10-26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