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UNSCHOOL无界共学社创始人钱志龙其他嘉宾强调传统学校的功能和责任,UNSCHOOL无界共学社创始人钱志龙却想建一所无界大学,认为这符合教育的第一性原理“相信每个人的本自具足”,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无界大学就是想要光复大学本来该有的样子,它将是史上最宏大也是最真实的项目式学习、自主学习的新纪元。三年前,钱志龙发起了一个无界共学社的.........
    2024-08-01 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桑国元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桑国元认为,如果要开展学校里面的生命教育,应该把项目式学习融到生命教育的活动中来。项目式学习也是一种生命体验的拓展,学生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对学科本质的认识,以及跟学科和生活世界、生命本质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不知道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何在,是目前青少年抑郁症、自杀、厌学等情况非常大的诱因,通过项.........
    2024-08-01 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 △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首任会长吴颖民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首任会长吴颖民指出,现在教育上出现的问题,一定是违反生命成长规律、违反教育规律所得到的报应。以人为本,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好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重视生命教育,一定要仔细去分析和考查学生的时间上哪去了?他们时.........
    2024-08-01 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 “立人的根本,树本真的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毛亚庆强调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获得人生的力量,更为重要的是获得良知,获得人生的方向。他认为,我们教育的观念必须变化,首先立足于社会成员的培养,身体是健康的,心智是健全的,情感是积极的;对教育的理解也要变化,不是一天天地灌输,把学生作为工具,一定要把人从知识的载体回到当下作为承载者本身的.........
    2024-08-01 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 杭州萧山技师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许红平的生命教育观是通过激活自信、绽放学生潜力,让每一名学生活出价值和意义,活出生命精彩,拥有幸福人生。在许红平看来,学生不是学校的产品,而是学校的终身服务对象和终身用户,要关注他们,关爱他们。激活学生生命的潜力靠的是生态。......
    2024-08-01 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生命教育科普促进会会长肖川认为,生命教育要着力唤醒师生的生命自觉,所谓的生命自觉包括生命质量、生命尊严和责任担当意识。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造就能够创造自己幸福人生的人,这是唯一正当的目标。今天特别应该努力摒弃的就是假大空,要回到自然,回到普普通通的生活,回到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的境遇之中,所有人与人的相遇本身就具有生.........
    2024-08-01 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 本次戈壁徒步,詹大年是小组成员中年纪最大的,他在分享感悟时说,现在经常讲生命教育,我这一次的感受是走戈壁真好。这一次我对生命的理解跟以前不一样,生命需要被保护、被滋养、需要体验、需要满足、需要理解,在这样的环境下,觉得自己的生命在升华,生命更有价值。生命最怕的是被教育,最怕的是被那些自己都缺少生命体验,但是肆无忌惮的去教育别人、去教育生命.........
    2024-07-31 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生命教育科普促进会会长肖川认为,生命教育要着力唤醒师生的生命自觉,所谓的生命自觉包括生命质量、生命尊严和责任担当意识。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造就能够创造自己幸福人生的人,这是唯一正当的目标。今天特别应该努力摒弃的就是假大空,要回到自然,回到普普通通的生活,回到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的境遇之中,所有人与人的相遇本身就具有生.........
    2024-07-31 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 2024年7月18日至20日,第五届LIFE教育创新大会在成都举办。本届大会以“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创新”为主题。会上,爱思青年社群平台创办人周玉亮作了题为“3000天后的世界与教育的未来”的主旨演讲。他基于维诺德·科斯拉和凯文·凯利的思想研究成果,描绘了3000天后未来教育的全新样态,从学校、学习者、教育者等维度呈现了观察与思考。......
    2024-07-31 来源:不详
  • 以人为本,重视生命,是教育的出发点。但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生命教育课程设置缺失、生命教育内容碎片化、生命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生命教育被淡化和忽视,是造成诸多学生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学生抑郁率的不断提升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学生心理健康”和“重视生命教育”等理念,越来越得到官方的关注,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同时也.........
    2024-07-29 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