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 张志勇 已有0人评论 2024/8/25 19:52:40 加入收藏
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这为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深化教育改革,必须以制度建设为主线,通过制度变革,全面释放教育系统和各级各类办学主体的活力,以治理型改革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决定》强调,“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同时,强调“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这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一方面,为深化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改革提供了新方向;另一方面,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机制。一是尽快出台基本教育公共服务标准,用基本教育公共服务标准引领基础教育发展。二是尽快明确扩大基础教育免费实施的范围,为扩大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根本制度保障。
积极推进学校办学体制改革。未来10多年,我国学龄人口变动和人才贯通培养的新要求,为优化学制改革提供了重要机遇。一是强化一体化办学体制改革。适应学龄人口变动和城乡区域流动趋势,支持幼小一体化办学、义务教育九年一体化办学、初中高中六年一体化办学,统筹利用幼儿园小学教育资源、小学初中教育资源、初中高中教育资源。这里,要加快推进基础教育学制改革,实施初中高中贯通教育。实施完全中学初中生免试直接进入高中学校制度,真正实施课程教学一体化设置、初中高中资源一体化配置、初高中学生一体化培养。二是强化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办学改革。适应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对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突破把职业教育类型等同于职业院校类型的观念束缚,大力推进职业院校和应用型院校融合办学。三是建立大学先修课程制度。通过大学先修课程,引导高中学校和大学强化人才贯通式培养。四是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支持办好一批民办中小学,大力支持国家龙头企业举办高水平应用技术教育,支持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举办高水平新型大学。
加快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决定》强调,“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职普融通”“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这为从供给侧发力完善教育结构,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了战略方向。一是全面优化区域教育结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跟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密切相关。”我们应该通过提升中西部教育水平来促进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解决教育不平衡带动解决其他方面的不平衡。国家要加大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快缩小中西部地区、边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与东部地区的教育发展差距。二是全面优化高中教育结构。加快改变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二轨分流的“金字塔型”的高中分层化办学格局,加快推进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办学。三是全面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决定》提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专科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加快发展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体系。四是全面优化高等教育战略布局,采取战略举措,总体谋划高等教育的学校布局、学科布局和专业布局。着力加强和支持中西部“双一流”高校建设,以高水平“双一流”高校支撑中西部战略产业布局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建设与城市群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区域布局。
统筹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事关教育强国成败。要紧扣建设教育强国目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符合我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一是深化党委政府教育评价改革。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教育政绩观,为广大青少年教育和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创建良好教育生态。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教育履职评价机制,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教育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把党和国家重大教育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内容,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二是加强中小学招生管理。坚决制止和纠正一些地方和学校打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旗号,提前招生、提前学习高一级学校课程的错误做法。三是加快高校分类办学评价改革。《决定》提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要明确不同高校的发展定位,建立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机制,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在不同领域、不同赛道追求卓越、办出特色。四是深化中考招生改革。加快高中阶段教育改革发展,逐步缩小高中阶段学校教育的办学水平差距,逐步淡化高中阶段学校的竞争性入学制度,总结推广一些地区就近划片入学经验。五是深化高校招生改革。在完善考试改革主要是素养导向命题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高校多元评价招生改革,特别是要支持有意愿的“双一流”高校、新型高水平大学开展拔尖创新人才自主招生改革。
(作者:张志勇,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