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导读:所谓艺术即让事物充分显现自身的技艺,教育的艺术即让学生生命充分显现的技艺。唤起个体的生命在场与身心整体的卷入,从而激活个体的身心潜能,让个体内在的诸种能力得到充分而合理的显现,由此而孕育个体生命发展的内在秩序,进而形成个体发展的内在方向与动力,使得个体基于自我生命内在力量合理而充分地显现的自主发展与自我教育成为可能。教学作为引导个体.........
    2019-11-19 来源:全球教育展望
  • 近两年,关于“学习”的讨论此伏彼起。为什么当下人们这么热衷于谈论“学习”?我想,一方面是与时代的飞速发展和技术的迭代更新,以及由此衍生的全民性焦虑有关;另一方面是与世界格局变化和未来社会挑战对“未来人”的生存力、学习力等要求不断升级有关。正如哈佛前任校长尼尔·鲁登斯坦(Neil L.Rudenstine)所言,“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
    2019-11-11 来源:中小学管理
  • 怀三分侠气,存一点素心,这句话形容裴钢院士怕是妥帖的。他的文字自带“尽在杯中”的旷达,还裹着些诗人的浪漫,他读《白香词谱笺》曾写下这样一句话:“山河往事词中历,婉约豪放入心来。”就这么轻轻地一笔,云淡风轻。而作为科学家,他又是客观严谨的。他说,科学实际上是认知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2019-11-08 来源:教育家
  • 现在人工智能很火,但是人工智能应用到教育当中,绝大部分在办坏事。我在国内看到一个很轰动的消息:学校用人工智能监控学生的注意力,保障孩子们每时每刻都保持专注;或者用这个来了解每天孩子有多少人高兴多少人不高兴,然后规定每天必须有99%以上的学生感到高兴——这其实是大数据作恶。人工智能在教育上的应用,绝不应该是用在这个上面的,人工智能应该是给我.........
    2019-11-08 来源:中国教育 三十人论坛
  • 近日,在顶思举办的亚洲国际学校大会上,清华附中总校长王殿军,进行了一场关于“全球视域下的中国教育变革”的演讲。作为一所公立学校的校长,王校长就当下如火如荼的国际教育,如何为本土教育变革提供借鉴,真正使绝大多数的中国孩子受益,分享了他的思考。对于国际教育和国内教育遇到的挑战和困境,他也有自己的见解。......
    2019-11-03 来源:不详
  • 勉力前行,中国基础教育历程辉煌灿烂。70年,中国基础教育勉力前行,主要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基础教育进入初创与探索期。这一时期,教育面临的最紧迫、最重要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及其子女享有受教育权利与机会。刚刚成立的共和国,在基础教育方面主要做了四项工作,一是接管和改造旧学校,如把外资津贴的5.........
    2019-10-25 来源:中国教育报
  • 优质公平指的是什么?从现实来看,“一些农村教育的困境与迷茫,城市学校以‘北清率’为评价办学成功的标杆等,都是这种不清晰的具体表达。”文中,叶澜教授就优质公平的内涵,实现优质公平中各教育责任主体如政府、学校、教师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当前在实施路径方面有哪些值得商榷的地方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2019-10-19 来源:光明日报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这点出了当前教育弊端的根源,并指明了解决困境的方向。全社会都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使评价制度促.........
    2019-10-11 来源:中国教育报
  • 谈到科技兴国,人们常常拿美国做标杆,认真研讨美国的政策、法令、机制、做法,因为美国是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但作为一个典型的西方国家,美国从本质上有着很强的求真、实证精神,再加上它实事求是、标新立异、勇于探索的传统,美国的强大并不让人意外。此外,美国是个移民国家,社会对外来人才的包容度非常高。这些都与我国的文化和传统有较大距离。相对而言,.........
    2019-10-11 来源:知识分子
  • 提及中国基础教育思想的变革,尤其是语文学科教学理念的不断演变,一个人的名字不得不提——于漪。在67年从教时间里,于漪用“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精神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她的语文教育思想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被誉为:“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7日下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国.........
    2019-10-11 来源:人民教育 出版社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