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学术研究
  •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新方向,除了深化改革、综合施策以外,还需进行强有力的战略应对,即继续优先保证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长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领导能力;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大教育督导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2019-09-25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 70年风雨兼程,70年春华秋实。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教育面貌焕然一新,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此推送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的文章《办好每一所学校 教好每一个学生》。......
    2019-09-20 来源:光明日报
  • 前不久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不久前联合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报告《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机遇》也提出:“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支持包容和无处不在的学习访问,有助于确保提供公平和包容性的教育机会,促进个性化学习,并提升学习成果。”“人工智能+教育”正.........
    2019-08-07 来源:京城教育圈
  • 为什么要提倡教育家办学?1.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进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的教育仍然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适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因此,深化教育改革是全社会共同心声,《纲要》第一.........
    2019-07-15 来源:中国教育报
  •  教育生态是否健康,事关儿童的健康成长、家庭幸福、国民素质和国家竞争力。 在我看来,一个社会的教育生态是否健康,具有以下六个判断标准:一是民本。教育是否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是以全体人民为中心,以全体人民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终身利益为中心。二是平等。教育必须是面向人人的、服务人人的、让每个人走向卓越与成功的.........
    2019-06-25 来源:不详
  • 作为现代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既是“个人走向生活的通行证”,也是一个国家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回顾20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波澜壮阔、气象宏大的历史画卷。百年前,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精神的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一道,在社会领域、思想领域掀起了一场彻底的反抗侵略压迫,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反.........
    2019-05-09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 教育一向都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毕竟它牵涉着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未来。所以,我们为教育的进步而欣喜,为教育的问题而嗟叹。教育名家顾明远在自己86岁的时候,仍然写了这样一篇长文章,跟我们谈谈他心中的教育。对于教育,顾明远是怎么理解的呢?在他眼中,我国教育有什么问题?为什么我们不能完全化解教育问题呢?我国教育又该何去何从? 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
    2019-05-05 来源:中国教育报
  • 2019年4月19日-21日,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和海亮集团主办的“首届中国民办教育发展高峰论坛”在美丽的杭州隆重举办。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民办教育工作者共800名代表,同时还有线上收看网络直播的观众累计超过120余万人,大家围绕“新法·新政·新展望”的主题,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本次论坛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
    2019-04-29 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 十多年来,我一直关注着全民阅读,每年两会都会撰写关于全民阅读的提案,今年我的提案依然是建立国家阅读节,建设书香中国。一个国家的精神气质,就像一个人的气质一样,都离不开阅读。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是一种投入最小的学习,但是对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那些最伟大的思想、最伟大.........
    2019-04-29 来源:人民网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教育这条路上,有很多前辈披荆斩棘,风雨兼程,他们是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建设者,也是新时代教育事业的见证者、领军者。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民教育》杂志开设“我和我的祖国”专栏,邀请教育名家大师细数自己和祖国教育事业难忘的二三事。我们邀请了大家熟悉的顾明远先生。先生一辈子献身于教育事业,虽已至耄耋之年,却仍然.........
    2019-04-15 来源:人民教育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