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问题化学习”是一项坚持了整整十八年的研究,从当时到现在已经过了那么长时间的实践探索,然而整个团队还是始终坚持着,而且每年都在进步,非常不容易。今天我们看到的是这所学校(上海市教育学会宝山实验学校)创校五年来的实践成果,既是实践成果的展示,又是五年以来在学校实践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深层次的理论归纳。如果要我讲一点“感受”,可能有这么几点:一是.........
    2021-08-16 来源:第一教育
  •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基础教育界带来了无尽的活力,并清晰地指向了素质教育的愿景,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显示出了不可估量的价值与意义。本文旨在重温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年的根本诉求,梳理实现素质教育愿景的教育理念及其方略的价值,探讨深化改革进程中直面的“课堂革命”的挑战与课题。......
    2021-08-16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
  • 教育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予德智体美劳的实践活动。我国古代《说文解字》对教育有精辟的诠释:教,即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学校是对少年儿童和青年进行教育的主渠道。学校教育是对各类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各类不同的学校要为受教育者提供合适的教育,使每个受教育者进入合适的学校、受到合适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从教.........
    2021-08-15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 教育很大程度上会收到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比如环境,政策,家长,等等,而中国教育在世界教育界一直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且不讨论中国教育是好是坏,对于中国众多的留美学生来说,要从这种中国式教育的思维中跳出来,转换到一种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中,着实不易。我是一个对自己要求相当严格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是百分百地努力,最怕让别人失望或瞧不起。但对于一.........
    2021-08-15 来源:致极学院
  • 如何走出内卷,构建真正有利于创新性人才成长的教育生态,是我国基础教育必须直面的难题。刚刚出台的“双减”新政拉开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序幕,包括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等一系列重磅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落地。部分专家学者建言尽快对教育制度进行系统改革,推行十年制或十二年义务教育。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湖.........
    2021-08-14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整个中国教育病症已不是观念、方法问题,而是利益问题:中国教育已经形成了巨大利益链。组织教育改革的人就是在应试教育中获利的人,这就是应试教育越反越红火的原因所在。现在中国的整个改革都进入了深水区,教育改革尤其如此,不彻底斩断围绕应试教育建立起来的利益链条,中国教育改革和教育毫无希望。......
    2021-08-14 来源:腾讯文化
  • 中国的教育改革要摆脱困局,首先必须对教育改革中的重要问题进行清理和辨析,弄清哪些是真问题,哪些是假问题。实际上,中国教育改革很多时候是在用错误的方法去解决虚假的问题。问题真假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事实是不是存在?事实不存在,问题就是假的;另外一种情况是,事实是存在的,但鉴别问题性质的时候搞错了。目前为止,至少三类问题是混淆的。......
    2021-08-13 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 虽然高中难以纳入义务教育,但普及高中早就是政策目标,且已经实现。367分,这是王崇轩(化名)的中考分数。在王崇轩所在的河北省一个县城里,这个分数考不上任何一所普通高中。他的成绩只能读中职,虽然县城里只有一所中职,但进去读书几乎没有门槛。“来的学生也不是为了学习,只是不想在这个年纪就出去打工。”得知自己的中考成绩后,王崇轩有点后悔,“当初应.........
    2021-08-1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这一重磅文件的发布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社会强烈反响。不同社会群体,从自己的利益诉求出发,有不同的看法,这很正常;单就学生家长而言,亦难以达成共识,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全国各地情况不一样,不同家庭的体验.........
    2021-08-12 来源:人民教育
  • 导读:义务教育新课标正在修订,新一轮课改已经开始。小学初中的课堂教学如何与高中更紧密衔接?新教材使用后,老师未来的教学方式将有何变化?如何对学生进行与新教材相对应的评价?日前,“聚焦新课程 探究新评价”主题研讨会在上海莘松中学举行,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会上做了主旨报告《新教学“新”在哪里》。崔允漷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
    2021-08-11 来源:不详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