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师教育关注教师职场本身,是目前教育领域必须解决的。我们不管是做教师教育研究,还是从事教师工作实践,都要真正回到教师工作职场本身、回到职场生态本身、回到教师职业生活本身和活生生的人本身上来。集成再多的知识,使用再多的质化、量化方法,我们都要为以上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2018-06-30 来源:《中国农村教育》
  • 教育拾贝皮隆:犹太人喜欢对话和争辩,讨厌没有思考的一团和气。两个人讨论可能会产生4个或更多意见。在以色列,每天不提出新问题的人是没有资格睡觉的。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我们的教育体系始终坚守3个“秘籍”:第一,鼓励学生踊跃提问,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这些问题的答案有的不止一个,有的则无解;第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色列学生从高中起,每年必须参.........
    2018-06-26 来源:教育之窗
  • 陪伴:父母再忙也要想法陪孩子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吃饭,在一起说话,交流和学习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西方心理学有个很有意思的研究发现,孩子的词汇量和父母在家庭交流,尤其是和在餐桌上交流的词汇直接相关。父母在谈论政治,孩子可能今后会对政治感兴趣;父母在抱怨,孩子可能就有了抱怨的情绪。很多父母以为跟孩子多说话没有什么意义,实际上父母说的东西,即使孩子今.........
    2018-06-25 来源:新民晚报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
    2018-06-25 来源:光明日报
  • 当下的中国教育,日益成为每个家庭头疼的事情、担心的事情、焦虑的事情,已经成了影响国人幸福指数的一个重大民生问题。这样的教育,需要浇点凉水、降降温了。教育焦虑,似乎没有哪个家庭能幸免教育是社会公平的基石。......
    2018-06-23 来源:中国创新教育网
  • 首先特别感谢中国科协和浙江省政府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跟大家分享我过去求学工作的经历和一些感受。我对杭州有特殊的感情,杭州不仅是我父亲的出生地,也正在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所以在这儿特别亲切。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主要有五个方面,先介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当然这个话题可以用上一个小时,我只用短短的几张幻灯片告诉大家。......
    2018-06-22 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 我认为学习本质上是主体以理解为基础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对话活动,理解是对话的唯一前提。学习也是主体通过理解和对话,进入和体验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活动,体验和表达是主体“进入世界”的基本方式。学习更是通过“进入世界”,寻求“可能生活”并实现人生意义的过程,反思是主体追寻人生意义的基本方式。因此,我认为学习的三重境界是:.........
    2018-06-19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 1978年,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年份。中国人沉积多年的求知热情如火山喷发,中国社会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改革开放的春潮,为中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注入活力。从今天起,我们开辟专栏“庆祝改革开放40年教育篇发展·变革”,请各领域的先锋人物回顾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方面的探索与路径、艰辛与成果。经过40年的改革.........
    2018-06-13 来源:人民政协报
  • 公园里供孩子玩耍的的高空索道作为高福利国家,所有丹麦儿童从6个月起都可以平等地获得日托的保障,1-2岁儿童日托率达90%,3-5岁儿童的日托率达98%。学前教育在丹麦也非义务教育,但政府承担不少于75%的支出,父母最多支付25%的费用(全职日托约为每月3000克朗,占一个人月薪的10%~15%)。私立园收费要贵一些,约为3600克朗。父母.........
    2018-06-15 来源: 外滩教育
  • 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制度以来,我国的高考招生制度一直处于改革之中。有专家指出:高校考试招生从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次数、考试方式、计分方式、命题方式、志愿填报方式等涉及的所有环节都有过改革。但是,从来没有哪一次改革像这次改革一样,能够让高中和高校联动起来。此次高考改革和之前的有什么不同?能给中国教育带来怎样的未来?让我们通过张志勇的讲.........
    2018-04-08 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