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余文森,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民革福建省委副主任委员。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重要、不可缺的素养。就一门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品质,但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任何一门学科的目标定位和教学活动都要从素养的高度来进行。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是学校和教师的三大核心任务。一、核心素养.........
    2018-10-10 来源:学林读书
  • 如今,家长们总是把孩子的学习看得很紧,总是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洪兰教授用脑科学告诉我们,其实学习没有起跑线,大脑终生具有可塑性。我们越是逼迫孩子,就越是难以成就孩子,只有当孩子想学了,才能学得好学得快。大脑的资源是有限的,想要发展大脑,又有哪些好方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 作为一名教育家,洪兰也.........
    2018-10-06 来源:第一教育
  • 1990年,现任美国布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的李瑾在论文里遇到了一个问题,如何表述一个人在学习方面的“成就动机”?最终她在中文里找到了一个词“好学心”,但由于这是个中国特有的学习概念,英文只能翻译成拗口的“a heart and mind for wanting to learn” ——由此她注意到不同文化背景对学习模式的差异驱动。为什么美国.........
    2018-10-06 来源:《东方早报》
  • 长久以来,人们对教师的认识上的一个偏差,就出在不把教师看作创造者,仅仅把他当作知识传递者。教育的魅力不只是要求好教师,而是每个教师都要坚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求你去创造。教育的魅力是创造的魅力,是创造生命发展的魅力。一、教师的使命不断变化,不变的是教师始终须对人一生负责任教师、医生和律师、建筑师、工程师是不一样的。一类是跟物质生产相关,一类.........
    2018-10-04 来源:教师博览
  • 当前课堂最大的困境——学生普遍存在“虚假学习”和“浅表学习”的情况,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学困生”。课堂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速而压缩化的课堂教学进度与缓慢而复杂的学生学习历程之间存在巨大落差,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未能得到关注和回应,从而陷入了“学困生”的死循环。要改变课堂困境,使学生从虚假学习、浅表学习走向深度学习,课堂的系统化变革势在必行。......
    2018-09-19 来源:《教育发展研究》
  • 中国的教育和西方的教育,到底不同在什么地方?中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对学生来说到底帮助几何?要想改善中国的教育缺陷,我们应该做什么?这些并不新鲜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教育现状的。......
    2018-09-18 来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很难在短短一篇文章中说周全。但我想用五句话来作一个简单的概括。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法制逐步完善、教育科学的繁荣、从请进来到走出去。......
    2018-09-17 来源:光明社教育家
  •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绝不是简单地将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加到互联网上,不是物理变化,而应当是化学变化。技术可以放大杰出的教学,但是再伟大的技术也不能代替平庸的教学。......
    2018-09-13 来源:中国教育报
  • 教师如何才能成为“四有”好老师、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成为塑造学生品格的“大先生”,这是当下中国教育界要深思、要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从素养要求上说,一个老师无论是做“四有”好老师,还是做“四个引路人”或“大先生”,应当具备的素养都远远超过了专业学科的范围,包含了他本人的思想道德情操特别是他对于传统、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人类未来等问.........
    2018-09-13 来源:安徽教育科研
  • 党的十九大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工程,这是对我国教育发展战略方位的新判断。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教育强国,既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支撑,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吹响了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伟.........
    2018-09-11 来源:人民教育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