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双减”后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与初中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具体情况怎样?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什么影响?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后全国各地落实“双减”具体措施的成效如何?从2013年起,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组织实施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对分布在全国21个省级单位的112所初中、200.........
    2021-10-26 来源:《光明日报》
  • 素质教育是一个相对“应试教育”的概念,当我们谈到素质教育时,许多人联想到的场景大多与城市相关,那贫困农村地区的学生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说农村学生更需要素质教育呢?......
    2021-10-24 来源:教育思想网
  • 我们都知道要“多读书,读好书”,那么在网络技术发达的现在社会,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我们又该如何读书呢?武汉大学前校长、教育家刘道玉,将多年来的读书与求学心得,娓娓道来,希望在浮躁当下,人人都能将读书当作毕生课题,从中获益,做到“读书到苦方觉甜”。......
    2021-10-24 来源:长安文涛
  • 日前,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接受相关媒体采访,就今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也即“教育新基建”政策进行解读。他表示,推动教育新基建要跳出技术逻辑,从教育应用新生态构建的角度认识教育新基建,深刻领会政策文件精神,实现建设与发展的价值。雷朝滋 教育部.........
    2021-10-23 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网
  • 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是中国未来教育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人们对未来教育有更多畅想的同时,教育资源不足所导致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也引起关注。朱永新教授,对如何才能在中国教育现状中,缓解教育内卷,促进教育公平,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
    2021-10-23 来源:外滩教育
  • 近日,美国公布最新的全国学生学习情况,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全美学生学业成就差异不断增大。对此,纽约城市大学梅德加·埃弗斯学院的教育政策总监塞利格认为,美国20年教改发展到如今的地步,有四个因素“功不可没”:标准化考试、中产阶级化、择校和家庭经济衰退。这导致牺牲了大部分人的努力,成就了少数个体的成功。但教育真正的方向应惠及更多孩子,让他们不因.........
    2021-10-23 来源:外滩教育
  • 2021年9月29日, 中国教育科学论坛分论坛之“‘双减’背景下的区域教育生态重构”在京举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秦琳副研究员做了题为《国际视野看“双减”:全球趋势与中国问题》的主旨发言。......
    2021-10-22 来源: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 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被列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所提出的十项战略任务之一,而且影响和关系到其他战略目标的实现,成为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深化综合改革的核心命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在众多治理机制中,法治既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其现实推进的重要路径和重点内容,这是由二者在本质、目标、策略等方面的一致性所决.........
    2021-10-22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 如何认识和对待教师工作负担问题,如何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也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是推动课后服务良性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双减”政策落地的现实需求。各地实行课后服务以来,学校普遍反映教师负担明显增加。很多教师在校工作时间明显高于原来的8小时工作制,特别是班主任、骨干教师与学校管理干部更是如此。过长的工作时间,导致教师身心疲惫、工作压力.........
    2021-10-21 来源:中国教育报
  • 教师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执行者,是教育教学的实行者,也是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更是“减负提质”的关键和核心。在“双减”下,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乃至自身发展上,作出相应的改变和努力。1.变革教育观念在“双减”的新形势下,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双减”能否落地,能否有实质性收效的关键。可以这样说,教师教育观念不转变,仍然固守.........
    2021-10-18 来源:汤勇晓语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