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相比上辈,这一代年轻人总体而言缺乏目标感、不想做承诺,究其原因,还在于他们的内在动机较低。很多时候孩子们并非没有动力,而是这种动力被其他的外在动力 所压抑或者迷惑,如果仅仅靠孩子自我纠错、自我反省显然不够,父母、教师如何能够帮孩子找到目标和动力,显得十分关键。......
    2017-01-09 来源:SevenEducation
  •   一、重建人文精神根底在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常能听到“人文精神缺失”的叹息与无奈。  所谓人文精神,在我看来,是指人类共同信奉的那些真理性的精神。比如我们常说的科学精神、体育精神、民主精神、爱国精神、社会公平与平等的精神、人道主义精神等等,这些精神确保人能自由、幸福且有尊严地活着,有利于人的幸福与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其重要性不言.........
    2017-01-09 来源:不详
  • 英国华威大学教育专业荣休教授肯·罗宾森这场在TED名人论坛的18分钟的演讲引起了西方教育界的一阵旋风。他的创造力培养教育理念引起广泛重视,被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教育机构邀请,并参与了政府和独立机构的教育计划和方针制定。那么,短短18分钟,这位教授到底说了些什么呢?......
    2017-01-09 来源:不详
  • 人们常说,陪伴是给予孩子最长情的爱。在所有的陪伴中,最高质量的陪伴要属游戏,它是幼儿自发的自然的活动。联合国《儿童宣言》中说,儿童应有充分游戏和娱乐的机会,应使游戏和娱乐达到与教育相同的目的。按照“剩余精力说”的游戏理论,孩子在满足吃喝等生存需要后仍有富余精力,就产生了“游戏”。这在皮亚杰看来是“练习和巩固已习得的技能”的需要。在儿童的生.........
    2017-01-08 来源:中国教育报
  •   12月17日,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主办、我爱教师网承办的“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三届年会”在北京召开。演讲嘉宾新见迭出, 精彩纷呈。现场座无虚席,与会听众超过一千人,堪称2016年最大规模的跨界盛会。  今天奉送给大家的是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文东茅先生的演讲------《用心学防治“空.........
    2017-01-07 来源: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 长久以来,人们对教师的认识上的一个偏差,就出在不把教师看作创造者,仅仅把他当作知识传递者。教育的魅力不只是要求好教师,而是每个教师都要坚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求你去创造。教育的魅力是创造的魅力,是创造生命发展的魅力。教师的使命不断变化,不变的是教师始终须对人一生负责任  教师、医生和律师、建筑师、工程师是不一样的。一类是跟物质生产相关,一类.........
    2017-01-05 来源:教师博览
  • 在开往北京方向的火车上,我的邻座坐着一位家里两个大学生的父亲,这位父亲骄傲地告诉我,他的女儿三年前上的清华,儿子今年上了北大。我问这位父亲:“您把两个孩子都送进了名牌大学,请问有没有什么绝招啊?”他的回答出人意料,“我这人没什么文化,其实也没啥绝招——我只不过是让孩子教我罢了!”这位农民父亲对我说,自己小时候家穷没念过书,自然也就没什么文.........
    2017-01-04 来源:家教智慧
  •   STEAM教育源自STEM教育,是当今国际探索21世纪人才培养的一种教育理念与举措。美国首倡STEM教育并将其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之一,旨在加强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与数学(Mathematics)教育,以培养高科技人才来持续保持美国国际领导力和竞争力。为了重视艺术(A.........
    2017-01-04 来源:中国教育报
  • “互联网+”带给职业教育改变,体现在企—校、校—师、师—生、生—资这四大关系的巨大转变。这些转变将直接影响未来职业教育的内涵与规模,甚至引发职业学校教育的系统变革。从“教育+互联网”到“互联网+教育”,一个简单的顺序变化,却透露出互联网在教育领域地位的转变。转变:“互联网+”时代与职业教育四对关系 影响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主要有企业、学.........
    2017-01-03 来源:中国教育报
  • 为完善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进一步激发教师参训动力,促进教师终身学习,不断提升教师能力素质,现就大力推行中小学校(包括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下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推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深化培训管理改革  针对当前教师培训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的重项目设计、轻整体规划,重统一培训、轻教.........
    2017-01-03 来源:教育部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