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陶行知把70种生活力归为五类,即健康生活类、劳动生活类、科学生活类、艺术生活类和社会改造生活类。这样的生活力内涵体系,把具有层次性、时代性、多样性、共性和个性等纷繁众多的生活力统一到健康的体魄、劳动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和改造社会的精神等五个方面,即核心生活力五要素。陶行知“六大解放”的独创性见解,为培养学生生活力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2017-06-08 来源:中国教育报
  • 顾明远举例说,养育孩子很大程度上与养水仙花很相似,前提是了解水仙花的习性。水仙花喜欢冷,要是被放到室温较高的地方,就会“疯长”,而将其放到温度低又能晒到太阳的地方,才能长得好、开出好看的花朵。教育孩子说到底也是观念问题,要明白孩子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知道在哪些地方下力气。同时,家长也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和学校一起努力培养优秀的.........
    2017-06-08 来源:中国教育报
  • “我们在寻找那些从未存在过的人”,这是特斯拉公司2014年6月在推特和微博上发布的招聘信息。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特斯拉在搞标题党。点进去发现,他们招聘的真的都是这个世界闻所未闻的职业,比如超级充电方案研究员、产品交付体验师、家用充电专员……这都是些什么鬼?联想到在《移动风暴》这本书里看到的场景:在第一代苹果发布之前,为了让这个世界没见过的.........
    2017-06-08 来源:中国教育报
  •   一、培养儿童的责任感  1920年,有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0美元,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这12.50美元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0美.........
    2017-06-07 来源:不详
  • 1.我们为什么对教育这么焦虑?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对教育,缺乏一个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识到,赶紧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开始忧虑孩子十年后的高考,十五年后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后的事业…… 而这个忧虑本身,就会毁掉孩子的未来。 家长之所以忧虑,是因为一直在间歇性地关注孩子,孩子有问题,就关注多一些,没有明显的问题,便关注得少。对.........
    2017-06-06 来源:《让孩子心悦诚服》
  •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送孩子出国留学,但是事实证明,并不是每个出国留学的孩子都能够学业有成。那些在国外学业和生活一团糟的留学生们,可能正是因为缺少了一点“素养”?到底少了什么素养呢?听听他们怎么说。 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总裁校长胡敏认为所谓“国际人才的核心素养”就是孩子在全球化时代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跨文化交际素.........
    2017-06-06 来源:中国教育报
  •   “科技不会取代教师,但是会使用科技的教师可能会取代不会使用科技的教师;人工智能不会取代教师,但是善于利用人工智能的教师可能会取代对此一无所知的教师。”近日,在由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主办的一场以“未来教师”为主题的高峰学术对话活动中,北师大教授余胜泉说。余胜泉教授(右一),赵勇教授(右二)  技术革新越来越快,而且越来越深.........
    2017-06-05 来源:中国教师报
  • 当马克·扎克伯格和妻子普莉希拉·陈宣布将把几乎所有的Facebook股份捐赠给慈善事业时,二人表示:“捐赠的领域将聚焦于‘个性化学习’,治愈疾病和建立强大的社区。”治愈疾病和建设社区似乎很容易理解,但“个性化学习”又是指什么呢?最近,专注于K-12线上教育研究的国际组织iNACOL发表了一份名为《探究个性化学习的未来》的报告,报告指出,学.........
    2017-06-04 来源:智见
  • 饶毅:做自己尊重的人。535字,3分56秒。北大,2016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教师代表的这一份致辞,堪称中国最高学府的最短毕业典礼致辞!......
    2017-06-04 来源:不详
  • 理想的自由教师在今天的土壤里确实存在,从教30年,我走过成百上千所学校,我见过成千上万个教师,发现了如星星闪烁一般自由美丽的教师。我曾不只一次说过,不只在一个地方说过,教育的希望在民间,这里所谓的民间就是一线的教师,就是天天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教师,就是伴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的教师,因为民间有一批自由的教师存在。评职称的初衷是好的,但最大的问题.........
    2017-06-01 来源:校长视野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