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我的大儿子长得很帅。一天,他去朋友家玩。回来时,他那一头红褐色的漂亮头发愣是被染成了黑色。 我的内心一阵慌乱,却什么也没说。 “我还想做挑染,弄几缕红色的头发。”他若无其事地说。 这下我彻底无语了。眼前这个愣头青真是我的孩子吗?那一年,安德鲁15岁,在一所私立高中读十年级。虽然我试图理解他的各种奇怪行为,但安德鲁这一年来的变化实在太大,我.........
    2017-05-28 来源:中国教育研究
  • 从2018年开始,日本人口增长将进入新一轮的冰寒期,18岁人口将以2018年为拐点持续下降。日本少子高龄化的急速进展造成18岁人口的持续减少,将引发“2018年危机”。在全球信息化飞速发展下的竞争激烈与日本少子高龄化问题的“外患内忧”中,在能够高效创造生产力的18岁人口减少以及整体人口减少下税收下降的时代中,如何有效分配资源、维系日本社会.........
    2017-05-27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面临转型之时,中国教育如何为经济发展创新助力?如何理解教育的本质?如何理解中国的教育改革?如何理解教育之道?近日,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对话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就“中国的经济转型和教育转型”进行跨界论道......
    2017-05-25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对于教育目标,现在出现两种现象:一种现象相当程度地强调个人发展是为整个社会发展服务的;另一种现象又强调教育要为个人的发展服务。这样一来,就有一个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如何统一的问题。国际教育局《处于争论和教育改革中的课程问题——为21世纪的课程议题做准备》的报告提出两者应该兼顾。所以,课程的教育目标很清晰,即兼顾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要求.........
    2017-05-27 来源:中国教育学会
  • 德国人极为重视家庭教育,也是唯一把父母教养儿童的义务明文写入宪法的国家。比起传授知识,德国人更注重传授技能,注重培养孩子一生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德国人看来,品德、人格、好的习惯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训导的,是从小让孩子在心灵深处种下懂得的因,才能收获获得的果。“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是每个德国家庭教育的第一课。记得很小的时候,父亲从.........
    2017-05-27 来源:《遇见美好》
  • 在辽宁省教育学会主办的“差异势能教育高峰论坛”上,我有幸见到滕纯先生,他是中央教科所原常务副所长,深耕教育领域,如今已耄耋之年,身体康健,精神矍铄。他说,中国课程改革走过了三十年的时间,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听到这些局长、校长和老师们的分享,深觉教育一线人才辈出,看到这些年轻人,就看到了希望。......
    2017-05-23 来源:中国网教育
  • 一个学校办得好不好,要看很多关键指标,要看学生究竟得到了什么。不仅关注我们要做什么,花了多少心血,最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得到了什么,德智体美得到了多少的发展。只有满足多样化需求,使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很多校长并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的管理培训,都是在工作中过程中领悟、观察、学习、交流、借鉴出来的管理方.........
    2017-05-27 来源:中国网
  • 最近流行一本书《风口》,主要讨论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创新的“风口”在哪里?迁移到教育领域,我们如何找到教育创新和变革的“风口”,使中小学教育有更好的发展方向、赢得更大的发展机遇,这可以从教育基本原理和目前中小学教育的不足之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017-05-22 来源:未来教育家
  • 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就在于同时具有“匠人”与“专家”的双重属性,教师工作的本质不只是“教学”,更是“学习”。能否将这两个元素很好地融入教师这份职业中,关乎教师生存自尊与幸福。......
    2017-05-22 来源:新校长传媒
  • 艺术有什么用?周海宏认为,这个问题与问人“为什么要喝酒”的性质是一样的。酒、咖啡、茶都不是生存必需品,完全可以没有。但是我们能够想象生活当中没有酒,没有咖啡,没有茶吗?然而,这个问题,却是大部分家长、老师,甚至孩子,都问过的。为什么要学艺术?很简单,为了幸福。......
    2017-05-17 来源:文汇教育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