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需要有一个好的顶层设计,还需要落在学校发展的层面来积极推动。做好推进工作自然会涉及课程改革的理念、方法和工具问题。这些年,我们确立了一个重要主题,即站在“整体育人”的高度构建学校课程体系。为便于实践操作,我概括为学校课程体系设计的“一二三”,表明我们在构建学校课程体系,乃至推动整个学校课程建设与改革时,要把握好六个关键.........
    2017-07-12 来源:中国教师
  • “中小学课堂教学相当普遍地存在枯燥乏味、抽象难懂、死记硬背和高分低能的现象。中小学主要学科中,一些关键性难点长期得不到解决,学生厌学情绪相当普遍。学生学习负担重,学生没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每当社会对此反映强烈时,就是砍教材,没有根本解决的方法。”7月9日,在“学习与思维”课题研究25年成果研究发布会上,93岁的著名教育家温寒江如是说。针对当.........
    2017-07-11 来源:光明日报
  • 芬兰是北欧的一个“小国”,人口只有500多万,如果放在中国,只能排在第70位之后了。但芬兰的教育体系屡屡高踞国际教育体系排名榜首。这种现象,让许多芬兰人自己包括拥护它的教育家们也始料不及。在PISA(国际组织举办的对15岁学生能力评估测验)的调研中,芬兰青少年在阅读与科学两项评比中多次称霸,解决问题和数学能力则位居第二。于是,芬兰教育有了.........
    2017-07-10 来源:少年商学院
  • 危害更大的“被教傻”,是在正确答案下光明正大、堂而皇之地扼杀孩子的独立思考、绞杀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虐杀孩子的创新意识。  黄全愈,旅美教育学家。先后担任美国迈阿密大学亚洲、亚—美学科部主任,孔子学院院长,中山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大学老教授协会基教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一、创新是中性的武器许多人以为,创新永远是正面的、积极的、正能量的。其实.........
    2017-07-10 来源:中国网教育
  • 教育是人的教育,是传递人性温度的教育。机器和网络永远无法取代教师在人性关怀中的重要作用。而人性的丰富性也使教育具有未知性和不确定性。在相当漫长的时期内,教师职业如同父母身份而不会消失,教师像灯塔一样陪伴着人类的成长,守护着人类的家园,引领着人类的未来。​......
    2017-07-09 来源:《未来教育家》
  • 经过近40年的改革与开放,我国的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我国的教育能否胜任产业升级对于大量高技术人才的需要?能否适应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型对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我们认为,这与作为教育需求方的企业是否参与教育改革和发展有很大关系。在美国5次全国教育高峰会议中,美国企业界不但参与美国教育发展讨论,而且在不同程.........
    2017-07-08 来源:中国教育报
  • 012017年7月1日,香港回归20年,第一位女特首——林郑月娥正式就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 同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她的专访。让人印象最深的是她的一句话:“我两个孩子小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请一个工人,煮饭什么事都是我亲自做,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孩子要感觉到妈妈是照顾他们的。” 原来,虽然身居高位,但母亲的角色,在林郑月娥的生命中依然.........
    2017-07-08 来源:优爸课堂
  • 就当代中国而言,“教育是什么”关乎的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指向的是生命成长与健康发展的重大命题。由于对教育内涵和本质的理解不同,目前国内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亦面临不同的取向,有注重教育育人功能的,也有把教育与促进经济、增强国力捆绑在一起的。在一个讲求实利、崇尚效率的社会,人们似乎更热衷于教育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并期待教育能够为社会解决各种.........
    2017-07-08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 一款皮肤一天卖出1.5亿元,《王者荣耀》堪称现象级全民游戏。然而,继杭州一位中学老师怒怼游戏对学生造成的危害后,又有媒体引用著名的“不作恶”理念,要求腾讯作道义上的担当。迫于压力,7月2日,腾讯推出了“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包括“12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时。”仔细看了杭州某中学蒋老师的文章以后,.........
    2017-07-07 来源:中国青年报
  •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教育的新概念不断出现。近两年,来自美国科学教育领域的STEM教育,不仅在各种校外教育机构中蓬勃发展,也进入了正规学校教育,甚至被写进了国家科学课程标准。那么,STEM教育到底是什么概念?它对于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看看美国的两位STEM教育专家,看他们怎么说Martina Nieswandt博士(美.........
    2017-07-06 来源:中国科学报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