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在2017年5月12日,易中天在“广东中山基础教育论坛”上发表题为“教育的本质”的演讲。对基础教育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健康、快乐,真实、善良,再加一技之长。......
    2017-07-02 来源:不详
  • 一场新技术变革 在科技领域,头盔+手柄引发了又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如今,VR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圈热的话题,成为新一代的技术新宠的同时,催生了巨大的VR教育市场与人才缺口。近两年来,微软、阿里巴巴、腾讯等国内外巨头纷纷布局VR领域。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报告,虚拟现实在教育应用领域的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的10亿美元成长至2020年的15.........
    2017-07-02 来源:不详
  • 近年来,翻转课堂、微课程、慕课等新的教育形式快速崛起,信息技术对学校教育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教育,用互联网思维改造学校。教育的本质是“农业”,不是“工业”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兴起,“技术代替教师”、“学校最终会消失”等观点甚嚣尘上。谷歌的人工智能AlphaGo轻松战胜世界围棋高手,再次点燃了.........
    2017-07-02 来源:不详
  •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STEM教育研究成果——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我会从三个方面向大家汇报:中国STEM教育的背景,中国STEM教育研究的现状和中国STEM2029计划。 一、时代国际背景之下,中国STEM教育势在必行 第一部分我们先来看一下中国STEM教育的背景,包括时代、国际、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产业人才背景。1.时代对人才.........
    2017-07-01 来源:中国网
  • 这些年,杨四耕的调研足迹遍布南北,“别人家的学校”就是他的移动“办公室”,因而他的观察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加上他富有学理的建设性观点,每一篇文章都堪称“一场精彩的微报告”。走出课程改革的“青春期”众所周知,躁动而又充满活力、不够成熟、充满不确定性是青春期的普遍特点。从全国范围看,中小学课程改革也普遍存在“青春期”现象,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有.........
    2017-07-01 来源:中国教师报
  • 今天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同学们历经数年的刻苦攻读,圆满完成学业,即将踏上新的人生旅程。每到毕业季,我的心思会转向了解毕业的同学们对校园生活的感受、对学校发展的期望和对人生未来的憧憬。不久前的“赴西部、基层、国家重点单位就业毕业生出征仪式”,深深地打动了我。公共卫生学院的硕士毕业生热依汗古丽·买买提同学选择回新疆工作。有人问她:“你为什么回到.........
    2017-07-01 来源:文汇教育
  • 在世界民族之林,犹太人是非常独特的一支,他们不仅为人类贡献了无数的名人和伟人,先后获得了181个诺贝尔奖,而且在美国《福布斯》杂志排行榜中最富有的40位富豪中有45%是犹太人;以色列人均拥有高科技公司的数量和吸引外国风险投资的数量均位居世界第一,被全世界公认为“创业的国度”和“智慧的国度”。所以,犹太人又被誉为“世界第一商人”,而且罗思柴.........
    2017-06-30 来源:《幸福心理学》
  • 课程是整个教育的龙头,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做什么 实现由教书到育人的角色转变。......
    2017-06-30 来源:中国教师
  • 李希贵,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读者:李校长,您好!我们是该让孩子早些认识到社会的阴暗面,还是该保护他们的不知情权?所有的普世价值的理论,都是能丰厚内心、沉淀而向上的,但社会上的黑暗面也非常多,不可避免。对于孩子们弱小的自我保护能力来说,我们该如何平衡告知和不告知,如何告知?李希贵: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也是许多家长甚至.........
    2017-06-30 来源: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 新样态学校是新形势下学校发展的高概念。新样态学校旨在去功利化,反对各种非科学、反教育的行为,突出“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的“四有”特征。育人是新样态学校的核心任务,需要重新审视学校中的人——具体的人、完整的人、有血有肉的人、自我发展的人。内生性是新样态学校的文化表征,倡导开发“学校精神”,“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最高境界。.........
    2017-06-30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