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黄全愈,旅美教育学家,迈阿密大学教授,长期致力于中美教育和文化交流 ,著有《素质教育在美国》、《玩的教育在美国》等代表作。  创新是中性的武器,也有负面的效果  许多人以为,创新永远是正面的、积极的、正能量的。其实,就像核裂变一样,创新是一种中性的武器,好人可以拥有它,坏人也可以利用它。可惜,在正面创新举步维艰之时,负面创新却花样翻新.........
    2017-01-19 来源: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
  • 我不建议老师、家长,每天花大力气去死抠那些具体的知识是否记忆准确,而忽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隐含的那些可贵的‘思考’和对问题与任务本身的‘好奇心’。只有‘思考’、‘思考力’才是学习的关键所在。人都是在犯错误中长大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疤——疤就是成长的记号。当我们为孩子挡住了所有的困难挫折,也就挡住了孩子生命的多彩体验,挡住了孩子的未来成就。......
    2017-01-18 来源:光明日报
  •   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  耶鲁大学校长莱文曾经这样评价中国的本科教育:缺乏跨学科的广度;缺乏批判性精神的培养。而今耶鲁大学校长彼得·沙洛维(Peter Salovey)的演讲倡导的依然是这种批判精神。他没有讲校训,没有劝大家好好读书,没有畅谈梦想和追求,只要大家在耶鲁提高一种能力:学会如何辨别.........
    2017-01-18 来源:十五言
  • 一切为了孩子!这句很流行的口号,看上去好像是,这是我们教育的实质。不过,我的一位在教育部门的朋友说,学校教育体系的实质是升学率。这个的压力先传递到校长那里,而后传递到各级组长那里,而后传递到班主任和各科老师那里,最后传递到学生那里。可见,绝非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更要命的是,你要政绩,我也要政绩,而升学率的蛋糕是固定的,于是压力不断升级,.........
    2017-01-18 来源:中国教师报
  • 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重要、不可缺的素养。就一门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品质,但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任何一门学科的目标定位和教学活动都要从素养的高度来进行。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是学校和教师的三大核心任务。一、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北师大肖川教授认为:“从学科角度讲,要为素养而教(用学科教人),学科及其教学是为.........
    2017-01-15 来源:互联网
  • 我不是悲观主义者,不会因为人生快“走到头”了而叹息。我常常想的倒是:假如时光倒退十几年,不要多,只十几年,再给我一次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的机会,再让我教一届小学生,把我现在相对的成熟献给学生,那该多好哇! 我时常记起江苏省模范教师王树堂先生生前对我说的一句话:“年轻的时候不会教,等会教了,又老了。” 他说出了所有退休老师的心里话,一种带有无.........
    2017-01-15 来源:江苏教育研究院
  • 讨论的主题是关于中国教育不平等的新问题,其中两个主要的问题,一个是农村教育问题,另一个是留守儿童问题。......
    2017-01-15 来源:21世纪教育研究院
  • 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思考的六个问题:怎样实现深度学习?课堂需要怎样的教学关系?如何让学习真实发生?为什么说合作学习是技术活?如何识别高效课堂?如何建立课堂规则?......
    2017-01-13 来源:中国教师报
  • 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常能听到“人文精神缺失”的叹息与无奈。要重建人文精神,根底在教育。或者说,人文精神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不只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精神教育。......
    2017-01-13 来源:人民教育
  • 在美国,想要取得好成绩,唯一的方法就是阅读。美国人重视批判思考与独立写作的能力,而大量阅读则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最好途径。所以美国的学校在学生很小的时候就要求学生读经典作品,而且是大量地读。这种青少年的阅读,具有形成性格的实际作用,原因是它赋予我们未来的经验一种形式或形状,为这些经验提供模式,提供处理这些经验的手段,比较的措辞,把这些经验加以.........
    2017-01-13 来源:体验美国中学教育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