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走进“平民教育之父”——裴斯泰洛齐

来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作者: 范叶蕾 已有0人评论  2017/2/6 10:18:16  加入收藏

约翰·亨里希·裴斯泰洛齐

  约翰·亨里希·裴斯泰洛齐是十九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也是一百多年来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教育改革家,教育小说《林哈德与葛笃德》是他的理论代表作。裴斯泰洛齐一生克服重重困难,通过自身的力量来进行爱的教育,希冀于通过教育来提高国民的素质,改善瑞士贫民特别是乡村贫民的生活状况,数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教育的革新实验和教育理论探索。

  在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首次建立了初等教育的理论和分科教学法,还是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化思想的西方第一人。尽管身为一位持改良主义观点的资产阶级教育家,但是他热爱人民和儿童,无私献身于教育事业,为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这不仅表现他在有关自然教育、和谐发展和要素教育等方面的理论建树上,而且还表现在其对初等教育的改革实践上。

  一、教育实验与改革

  裴斯泰洛齐出身于苏黎世的一个外科医生家庭,五岁时父亲去世,他在母亲和女仆的抚养下长大,母爱及女仆的无私奉献精神对他一生影响很大。他的祖父为农村牧师,童年时期的裴斯泰洛齐常到祖父处游玩,亲眼看到农民处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双重压榨下的悲惨生活和人间的不平,这激起了他深刻的同情,决心为解除劳动人民的痛苦而贡献一切力量。

  大学毕业后,裴斯泰洛齐不辞辛劳地先后在新庄、斯坦兹、布格多夫和伊弗东进行了教育改革实验,先后历经60多年,可谓是为教育事业奉献终生。这些教育改革实验的开展既充满了各种艰辛,也辉煌无限。

  1768年,裴斯泰洛齐在苏黎世附近购置一块园地,办起示范农场,并为之取名涅伊霍夫,意为新农庄。翌年,他同新婚妻子安娜搬进了新农庄,他们试图通过农业改革实验,示范农民,提高他们的耕作技术和管理水平,从而改善生活。但是,这个试验很快就以失败告终。1774年,裴斯泰洛齐招集了20个孤儿和流浪儿童,利用自己的住宅办起了一所贫儿学校。与一般的孤儿教养院不同,这所学校更为重视教育,裴斯泰洛齐要在贫困之中教育穷人,使之认识贫困的原因,从而培养他们克服穷困的能力。因此,贫儿学校的儿童一面从事农业和纺织劳动,一面学习读、写、算的初步知识,并接受道德教育。经过裴斯泰洛齐的精心栽培,孩子们的身体状况、智力和道德水准都得到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建立在儿童自给劳动基础上的贫儿学校难以为继,实验再次失败。

  新教育实验的失败并未动摇他通过教育改革社会的信心,此后18年间,裴斯泰洛齐集中精力专心著作,总结经验。1780年,他以《隐士的黄昏》为题,在杂志上陆续发表教育格言180条;1781—1787年,又发表教育小说《林哈德与葛笃德》四卷,反映了他的社会政治理想。

  瑞士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裴斯泰洛齐接受新政府的委托,主持斯坦兹孤儿院。孤儿院收容了许多因战乱而无家可归的孩子,他们流浪街头已达四个多月,初来时大多数身心都有严重创伤,懒散怠惰且缺乏知识。然而,这些丝毫没有降低裴斯泰洛齐从事这项工作的热情。他说:“我很愉快地到了那边……我想实现我一生最大的想望是那么殷切,差不多就是要我到阿尔卑斯山最高峰上去工作,也就是说去到没有水和火的地方工作,也是愿意的。”他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孩子们身上,用慈父般的爱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经过裴斯泰洛齐呕心沥血的辛勤抚育,孩子们的身心状况明显好转。可是,裴斯泰洛齐的成功实践并没有持续多久,就因孤儿院改作伤兵病院而中止。虽然孤儿院只存在了短短的五个月,但对裴斯泰洛齐却具有极大意义,这次实践不仅增强了他对教育工作的信心,还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他之后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