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学术研究 >> 名家论坛
  • 一、鼓励孩子发现、培养自己的兴趣在很多学校演讲,经常被问到孩子发展的问题。我通常有一个标准的回答:“一个小孩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发展方向,而且不同的方向在不同的小孩身上可能完全不一样。”有两个故事值得有聪明小孩的家长和老师注意。第一个故事是讲我自己的。6岁时,我的父亲杨武之从美国留学回来,到厦门大学任教,把我送到一个近代的小学校读书,小学教授.........
    2017-08-07 来源: 教育思想网
  • 目前,我国高考改革已经确立“两依据一参考”的基本政策,与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等级考试两大依据相比,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其真实性饱受人们的质疑。即高中学校提供的综合素质档案是不是真的?换言之,综合素质档案是否真实可信成为高校是否参考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此,如何在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过程中真正做到“保真”成为高中学校面临的一个现.........
    2017-08-02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 第一,教育国际化大势所趋。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是当今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教育议题,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教育国际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促进世界范围内教育的相互理解、交流合作、互惠互利、协调发展,基本特征是人力资源和教学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跨国、跨地区流动。推进教育国际化要加强战略思维。对于学生培养而言,要把重点放在拓展学生.........
    2017-07-28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 人生就是为幸福而来。一个人来到世间,没有那个人不想让生活过得幸福、快乐、美满。从这个意义上讲,获得职业生活的幸福,是人生的价值和归宿。我历来认为,教师职业生活是否幸福,是否充满生命的活力,不仅关乎教师自身的职业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生命质量,影响学生的成长、进步与发展。教师的职业生活是否幸福是天大的事。遗憾的是,今天许多教师.........
    2015-07-28 来源:张志勇博客
  •   自2001年6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新一轮课程改革已走过了十几年时间。课程改革取得的突出成果主要表现在:课程价值方面,人们更加重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教学方式方面,人们更加重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课程管理方面,人们更加重视学生个性,尊重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课程自主权方面,人们更加重视校本课程的建设。.........
    2017-07-28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 生活是道德的根基,道德是生活的灵魂。生活教育与道德教育犹如硬币的一体两面,须臾不可分离。关于新道德教育,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基本理念:一是回归人本。道德不是统治人的异己力量,而是人生存、发展和幸福生活的内在保障。道德教育是人之为人的必修课,其根本目的是为人的终生幸福奠基,其本质在于锻造人格、美化生命、提升生活质量。这样的道德教育,是人人悦纳.........
    2011-05-28 来源:张志勇博客
  • 中国网教育频道7月21日讯(记者 曾瑞鑫)2017年7月14日-16日,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颁奖典礼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体育馆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3000位教育人参会。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在闭幕式上做了主题为“不要设立围墙,让学校成为‘教育孤岛’”发言。朱永新教授认为:家校合作面临深.........
    2017-07-22 来源:中国网
  • 学校教育到底是干什么的?现在学生上小学为了上中学,上中学是为了考大学,考大学是为了找工作。在这样一个话语体系里,根本没有培养人的问题,没有为生活做准备、为终身发展做准备的问题。当前我们的教育本身并不能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当教育和生活有了真正的内在联系,教育本身才更有意义,学生的学习也才更有兴趣。......
    2017-07-20 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70周年,发布了成立70周年以来第三份重要的教育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这份报告提出了新的教育价值定位,即教育是全人类的共同核心利益,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7月7日,《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文版出版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围绕联合国教科文.........
    2017-07-13 来源:中国网教育
  •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为何发展缓慢?“最关键的是要经历一场教育观念的革命”。在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厅长看来,当今基础教育,已被三大教育谬论所“绑架”——“孩子是家庭、学校的工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减负即减轻课业负担”。而面向未来,张志勇也从五个维度给出了基础教育的变革方向,那便是调整学校教育内外关系、课程类型、师生关系...........
    2017-07-12 来源:校长派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