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决胜2020,聚焦全国两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山东代表团27日举行小组会议。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在发言中建议要以案释法,两院和教育部联合筛选每年重大的维护老百姓利益的司法实践真实案例,加入学校教育体系,让孩子去感受到什么是法律、什么是敬畏、什么是规矩,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司法、我们的制度怎样维护老百姓.........
    2020-05-29 来源:齐鲁网
  • 5月24日,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做客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E政录”视频直播,就在线教育的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交流。如何超越线上教育,扬长避短?张志勇认为,教育者要跳出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二元对立的思维,也要跳出二者简单融合的思维,更多地从技术重构教育的角度,深刻认识和洞察未来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第一,.........
    2020-05-29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 驶入新时代的基础教育,牵线两端。一端关乎社稷未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端关乎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为不同性格禀赋的学生提供更加适切的教育。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等基础教育三个文件相继印发,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迈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基础教育的主题词。新时代赋予.........
    2020-05-29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 “实现4%目标,这一成果来之不易,要充分认识巩固4%目标对于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意义。”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悉心准备了几份建议提交大会,“巩固4%目标”是绕不开的主题。......
    2020-05-28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三个文件相继印发,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迈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阶段。新时代赋予高质量的内涵是什么?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又在哪里?近日,《人民教育》记者采访了张志勇、唐江澎、李有毅等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2020-05-27 来源:人民教育
  • 认识到教育教学新常态即将到来,探索其主要特点,并及时开展相应的准备工作,具有特殊的时代意涵、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我们即将迎来教育教学新常态由于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反观国际疫情,却在3月以来迅速蔓延,截至5月3日,全球(除中国外)已累计确诊336万人,而且每日新增确诊病例依然居高不下。从全球视角来看,新.........
    2020-05-27 来源:清华大学藤影荷声
  • 在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看来,未成年人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应该关注的重中之重,一直以来,这都是他非常关心的话题。疫情期间,孩子在家的时间大大增多,如何让家庭给予孩子成长更多、更科学的力量,也引发了人们更多思考。青少年的成长依赖家庭、学校、个人多方面的合力。朱永新曾说:“在所有的问题儿童身上,都可以找到他们家庭的原因.........
    2020-05-27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张志勇对未来学校教育进行了展望,他用四个关键词总结了未来学校的特征,分别是人文、开放、智能、创新。他认为:未来学校应该是更加人文的学校,教育越走向未来越应该重视教育的人文属性,要更加重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重视尊重和成就每一个独特的个体;未来学校应该是更加开放的学校,包括办学的开放,课程的开放,教学资源的开放,学校这种公共服务本身的开放,.........
    2020-05-27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其根本是人的发展,是人的素质的提升。他建议,重新审视珠心算,尽快纳入国民基础教育课程之中,以提升国民素质和计算能力。......
    2020-05-27 来源:经济日报
  • 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检阅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当前,全国31个省份中小学已陆续明确复学安排,距全面复学为期不远。疫情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机遇。学校切不可恢复了线下教育后,又放弃了线上教育,而是要抓住这个机遇,乘势而上,大力促进教育的线上线下融合,将中国的信息化教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020-05-26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