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当前,各地复课复学活动正在有序推进之中,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环境逐步进入常态。因为疫情防控,学生们度过了一个超长的假期。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这段不同寻常的成长时光?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特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联合组成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联合调研”课题组成员讲述他们调研后的系统建议。......
    2020-05-18 来源: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
  • 近年来,翻转课堂、微课程、慕课等新的教育形式快速崛起,信息技术对学校教育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互联网+教育”的出现,孕育着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尽管任何新技术都不会直接导致学校的消亡,但未来的学校可能会和现在的学校截然不同,创新将会成为学校存在的唯一理由。在这个大背景下,各地中小学校纷纷启动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数字化学习、在线课程、教育管.........
    2020-05-17 来源:教育研究
  • 评价在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评价的质量直接影响学校课程实施的质量,学校课程实施上的诸多偏差与评价上的偏差紧密相关。因此,对学校课程实施过程质量的监测不能忽略评价的监测。实际上,评价监测无论作为一种观念还是一种实践都有较长的历史。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评价监测要同时关注外部评价和内部或课堂评价,以及其与学校课程实施过程的关系。外部.........
    2020-05-17 来源:《教育研究》
  • 当前,全国中小学校陆续复学,前一段时期的居家线上学习将近尾声。在全面恢复教育常态前,有必要对线上教学以及常态化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模式进行探讨,以预测未来教育变革趋势。对此,“热点观察”开辟“疫情后线上教学反思与创新”专栏,约请专家学者就该话题进行探讨。......
    2020-05-13 来源:中国教育报
  • 新冠疫情下对教育的反思,正渐成景观。然,虽“望之蔚然”,尚未能以“深秀”许之。今天看到一则视频,大意是,复课了,老师敲黑板,“神兽”归位,一切如常,最后视频以“开始考试”刹尾。对教育的反思,由于一定程度的“符号”特征,也许还会滑行一阵子。但是,反思形成的一些初步议题,能否因为新冠疫情而“议程化”,持续推进后疫情时代的教育实践和教育学理论建.........
    2020-05-13 来源:《基础教育》
  • 我是1979年上小学的,到今年正好是40年。这40年来,正是祖国改革开放、飞速发展的40年,因此我也有幸目睹了各行各业产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40年,我几乎一步也没有离开过校门,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留校工作,一直在学校学习、生活和工作,是教育领域40年来变革的亲身经历者,又由于从事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也得以有机会考察了国内外.........
    2020-05-13 来源:《未来教育重塑研究》
  •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大教师招聘力度,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从教,就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工作出台一系列重要举措,形成了加强教师招聘补充的政策组合拳。这既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心关爱高校毕业生的务实之举;也.........
    2020-05-13 来源:人民网
  • 2020年1月到现在,疯狂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得到了基本控制,在国外还没有看到疫情下降的明显的拐点。回顾三个来月的战“疫”历程,回想“停课不停学”期间的日日夜夜,我深刻感受到,这次疫情给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值得每一个教育人深刻反思。疫情犹如一次“大考”,我们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把握教育规律、顺应学习规律,才能在大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020-05-11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 无数人感叹天赋的差异,教育造成的差别却远远超出先天的禀赋。无数人强调知识改变命运,却常常忽视比知识技能更为根本、更为隐形、更能决定命运的,是一种关键力量——习惯。我们每天早晨大约几点起床?洗脸是用温水还是冷水?挤牙膏是用左手还是右手?上班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到了单位首先干什么事情?这一连串的行为,是精心思考以后的安排,还是不假思索的习惯使然.........
    2020-05-08 来源:中国教师报
  • 新冠肺炎仍在全球肆虐,控制疫情只有通过疫苗的开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世界各国在大力研发疫苗以及药物,中美两国处在新冠疫苗研发的第一阵营,能否在短时间内研发出药物或疫苗,其实背后是科技的力量以及创新的能力在支撑。近两年,贸易争端、新冠疫情等事件,让全球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的声音四起。在作者看来,这种局面下,中国更应该拥抱世界,推出.........
    2020-05-06 来源:知识分子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