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在国际科学教育出现STEM和 “科学与工程实践” 理念背景下,我国科学教育发展面临错综复杂的局面。从理论上讲,一方面科学哲学和学习科学新进展强调本土社会实践的价值,另一方面又需要强调普遍意义的科学思维核心素养;从一线教学活动看,一方面探究活动热火朝天,另一方面存在重技术轻科学、重活动轻思维的趋势。最近十几年国际科学教育的最大变化在于工程技.........
    2022-10-01 来源:知识分子
  • 注重孩子自主创新及主动构建知识,即所谓“建构主义”的教育取向,在西方已经流行了数十年。然而成果似乎并不如意:很多学校不但学业上大幅退步,且教育公平也明显下降,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则并未得到提升…这样背离初衷的教育结果,让不少人大吃一惊。那么,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或许我们能从下文瑞典学院院士维克福什等学者的思考中,初见端倪。......
    2022-10-01 来源:外滩教育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2022-09-28 来源:不详
  • 为了适应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要求,上海提出普通高中教育要从“分层发展”走向“分类发展”。所谓的分层发展,就是指高中教育多年以来实行的重点校与非重点校、示范校与非示范校的政策导向。而分类发展,则是力图突破原有高中教育格局,从育人理念、治理体系、课程特色、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等,对学校进行重新划分。力图从过去全国上下一刀切的高中教育模式.........
    2022-09-20 来源:中国教育报
  • 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第一点,我对今天中国过分地强调家境、家族的优越性不以为然。大概是今年(2021年)春天,我写了几篇怀旧文章,讲我在乡下长大的过程。有一些学生看了以后很惊讶,没想到老师是在那么个小地方的山村里长大的。他觉得老师祖上不是状元也应该是进士,没有这一类故事可以吹牛,也不在怀旧文章里把自己显赫的家世.........
    2022-09-20 来源:学人读书
  • 2014年以来,我和北师大研究团队承担了教育部和地方多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相关的重大课题研究,持续对多个省份高考综合改革进行跟踪与评估,累计分析了不同高考利益相关群体的调查问卷50多万份,梳理了80多场座谈会近800人次的访谈资料,见证了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紧紧围绕“学生成长、为国选才、社会公平”.........
    2022-09-17 来源:微言教育
  • “教育这十年”1+1系列首场发布会聚焦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作为学前教育的管理者和研究者,特别是学前教育十年大发展卓越成就的见证者,总结概括这十年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和规律,我有以下四点深刻体会:一、党的坚强领导是核心力量我国学前教育十年大发展再次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彰显了党全面领导教育工作的制度力量。十年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
    2022-09-17 来源:微言教育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高考内容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与成效。作为整个教育评价改革中难度最大,社会关切最集中,以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领域之一,高考内容的改革发展成为了近年来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亮点。在领导关注、社会评价与舆论反映等方面都呈现出一种健康、积极和平稳的态势。概括与总结十年来高考内容改革的成效与变化,特别突出的.........
    2022-09-17 来源:微言教育
  • 在「第八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首场平行论坛「2022第二届元宇宙教育前沿峰会」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曹培杰博士作了题为“元宇宙时代的未来教育变革”的演讲,畅想元宇宙时代将如何助力教育实现规模化与个性化的有机结合。......
    2022-09-17 来源:不详
  • 关于教育创新的讨论,一直有这样两个不同的方向,一是挟科技创新之神力,畅想未来教育和颠覆传统学校,具有超越性的思想和批判的力量。WISE关于“2030年的学校”的调查,寄托了这样革新的创见和预言。另一个方向是面对现实,它要回答的问题是创造力是可以培养吗?在现实的学校中如何培养创造力?孩子如何才能成功?这显然更为艰巨也更为重要。哈佛大学创新实.........
    2022-09-17 来源:教育思想网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