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暑假到了,怎样让孩子们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假期?最好是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享受祖国山水田园之美;到社会上去,了解叔叔阿姨们在炎热夏天的劳动情景;开展劳动活动,在劳动中增长才干和智慧。石家庄外国语学校的实践再次证明:劳动是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和意义的。我们应该在学校和家庭大力倡导开展劳动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
    2022-07-28 来源:中国教育报
  • 2022年7月2—3日,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与杭州师范大学联合主办、教育文摘周报社与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联合承办的第二届全国教育科普论坛成功举行,主题是“‘双减’时代,家长何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教授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第二届全国教育科普论坛上作 《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谈谈家庭中的价值观教育》的主旨演讲。......
    2022-07-26 来源:第二届全国教育科普论坛
  • 好的教育应该让每个人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发自内心具有热情的事情去实现它,走向自我实现,而不是把教育作为一块敲门砖、一个功利性的尤其是短期功利性的工具。如果就是为了要一个名校的文凭,这是容易做到的,却是很不负责任的,是一种对青春的浪费。在很大程度上,他们所要满足的只不过是家长的虚荣心。“内卷化”一词的实际涵义传遍了大江南北的热词“内卷”,.........
    2022-07-21 来源:中国网教育
  • 校本教研总是在课程改革的非常时刻被召唤入场。根据国内外校本教研的新进展以及新的课程方案对校本教研的要求来看,有效的校本教研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整合,让教师由课程改革的旁观者走向课程改革的参与者,让教师在参与式学习中接受和理解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现教师的观念转变并形成课程改革的共识。二是课例研究与有效教学的整合,强.........
    2022-07-15 来源:全球教育展望
  • 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缘于服务分类,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倾向于公共与非公共的“服务两分法”,多数现代国家的制度实践大体如此,而公共教育服务与非公共教育服务也随之划分。一般而言,对公共服务,政府重点保障服务需求方权利公平,通过财政拨款、购买服务、监管等方式支持与规范,避免可能的“政府失灵”;对非公共服务,政府重点维护服务供需各方规则公平,通过法律和.........
    2022-07-08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 所谓“教育评价”可以归结为“旨在收集教育的过程、条件与成果等信息,对照教育目标,进行价值判断,而展开的调整并改进教育教学的活动”,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占据中心地位。 当下,如何从“知识评价”转向“素养评价”,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挑战性课题。一、“评分制”的弊害与“真实性评价”的倡导1.“评分制”的弊害“评分制”扭曲了人.........
    2022-07-05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 人类再造者教育上的大问题当我们谈教育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对于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眼前永远都有数不清的需要解决的教育问题。如何提高学生成绩?如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如何教导犯错的孩子?……这些都是非常具体的现实问题。当我们沉浸其中久矣,不妨暂时跳出来,思考一些教育上的大问题,也许会对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
    2022-07-05 来源:校长会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心始终是义务教育。2021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县域高中建设”;11月,国务院批复《“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要求“研究制定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计划,全面加强县中建设”;12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简称《县中提升计划》)。加强县中教.........
    2022-07-03 来源:人民教育
  • 论文以百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革命和教育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党领导教育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深刻揭示了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优先发展教育、坚持推进教育公平的历史必然性规律。论文站位高远、视野开阔,在百年教育阶段划分、经验归纳、规律认识等方面,体现了作者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深厚的理论素养。论文对准确.........
    2022-07-01 来源:教育研究
  •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祝智庭对智慧教育的定义、内涵、特征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尽管信息化已经促使社会大多数领域发生巨大变化,但实际上教育变革是颇为缓慢的。这是为什么呢?祝智庭教授在文中回答了这一疑问。......
    2022-06-30 来源:基础教育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