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几个月前,这句话让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火出圈”。近期,国家系列减负政策陆续出台,央视财经《对话》节目邀请了“网红校长”唐江澎,他再次针对教育上的“不能承受之重”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2021-08-24 来源: 中国教育报好老师 央视新闻 央视财经 CCTV对话
  • 我们的基础教育应当由“以考试为本”的“应试教育”或称“考试教育”回归到“以育人为本”的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素质教育中来。当务之急是要破除“教育即考试”“分数即目标”“金钱地位即理想追求”的陈腐观念。教育,不仅应当是知识,还应当是爱,是真,是善,是情,是美,是生命活力,是人生智慧,是崇高理想。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
    2021-08-19 来源:中国教育学会
  • 育人方式改革是新时期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当前我们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点,又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坚持用新理念来打造新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主题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
    2021-08-18 来源:未来教育家
  • 作业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已经成为学生和社会感受度最高的课业负担来源。为了实现减负提质,作业质量的改进势在必行。上海市长宁区初中学段将作业作为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资源,认为作业不仅是知识学习的帮手,更应该是学生成长的载体;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还是学科教学的补充,更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重要手段。基于这种认识,长宁区从作业设计、作业.........
    2021-08-18 来源:中小学管理
  • “问题化学习”是一项坚持了整整十八年的研究,从当时到现在已经过了那么长时间的实践探索,然而整个团队还是始终坚持着,而且每年都在进步,非常不容易。今天我们看到的是这所学校(上海市教育学会宝山实验学校)创校五年来的实践成果,既是实践成果的展示,又是五年以来在学校实践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深层次的理论归纳。如果要我讲一点“感受”,可能有这么几点:一是.........
    2021-08-16 来源:第一教育
  •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基础教育界带来了无尽的活力,并清晰地指向了素质教育的愿景,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显示出了不可估量的价值与意义。本文旨在重温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年的根本诉求,梳理实现素质教育愿景的教育理念及其方略的价值,探讨深化改革进程中直面的“课堂革命”的挑战与课题。......
    2021-08-16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
  • 教育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予德智体美劳的实践活动。我国古代《说文解字》对教育有精辟的诠释:教,即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学校是对少年儿童和青年进行教育的主渠道。学校教育是对各类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各类不同的学校要为受教育者提供合适的教育,使每个受教育者进入合适的学校、受到合适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从教.........
    2021-08-15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 教育很大程度上会收到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比如环境,政策,家长,等等,而中国教育在世界教育界一直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且不讨论中国教育是好是坏,对于中国众多的留美学生来说,要从这种中国式教育的思维中跳出来,转换到一种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中,着实不易。我是一个对自己要求相当严格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是百分百地努力,最怕让别人失望或瞧不起。但对于一.........
    2021-08-15 来源:致极学院
  • 如何走出内卷,构建真正有利于创新性人才成长的教育生态,是我国基础教育必须直面的难题。刚刚出台的“双减”新政拉开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序幕,包括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等一系列重磅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落地。部分专家学者建言尽快对教育制度进行系统改革,推行十年制或十二年义务教育。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湖.........
    2021-08-14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整个中国教育病症已不是观念、方法问题,而是利益问题:中国教育已经形成了巨大利益链。组织教育改革的人就是在应试教育中获利的人,这就是应试教育越反越红火的原因所在。现在中国的整个改革都进入了深水区,教育改革尤其如此,不彻底斩断围绕应试教育建立起来的利益链条,中国教育改革和教育毫无希望。......
    2021-08-14 来源:腾讯文化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