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2002 年初,新课改落地,经历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进入初中教育,现在迈向了高中教育。从人的成长看,也要经历这个过程,当然这条路还很远很长。教育优先发展,要体现的是什么?是教育的现代化,要建立教育强国。教育强国的目的是什么?是要做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
    2020-11-09 来源:《未来教育家》
  • 强基计划只是给优质名校做的吗?并不是!普通学校也同样要重视基础学科的教育。一起看看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陆云泉怎么说……......
    2020-11-04 来源:教育圆桌
  • 今天出生的婴儿,到2050年刚30出头。如果一切顺利,这个婴儿可能到2100年还活着,甚至到22世纪还是个积极公民。我们到底该教这个婴儿什么,才能帮助他在2050年或者22世纪的世界里存活,甚至大展身手?他需要什么样的技能才能找到工作,了解周围的一切,走出生命的迷宫?......
    2020-11-04 来源:白丁智库
  •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障。没有或缺乏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和体系,教育工作的开展、教育改革的发展就会偏离方向,甚至迷失方向,更为严重的是还可能与教育的目标、方向、任务背道而驰,甚至危害教育的改革发展,危害学生的健.........
    2020-11-02 来源:中国教育报
  • 自2019年基础教育进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阶段以来,在很多地方和学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研究讨论的热点。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发布,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到2035年要建成“教育强国”。如何准确把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树立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如何推进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近日,教.........
    2020-11-02 来源:人民教育
  • 10月23日—24日在宁波举行的以“面向未来———疫情中的教育思考”为主题的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上,多位来自国内外的业界专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探讨全球疫情大考下面向未来的教育,为推动全球教育变革创新建言。一、疫情给教育带来新思考“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的同时,也加速了世界百年未有.........
    2020-10-30 来源: 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
  • 导读:今年7月底,任正非接连走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在发言中,他反复强调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10月27日,华为心声社区最新对外公开了任正非于9月14-18日期间任正非访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学校与部分科学家、学生代表座谈的发言。此次发言,他再次谈到了教育的价值和对人才培养的许多看法。向.........
    2020-10-30 来源:华为“心声社区”官网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文件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提出“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要求,结合教育系统实际,指导大中小学系统、规范、科学.........
    2020-10-27 来源:教育部网站
  •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9月11日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指明了一个准确的方向,其思想内涵更引人深思。新科技革命不断深化,技术加速迭代。在此过程中,创新乏力、成果转化不足痼疾难消,成为导致俄罗斯经济长期依赖能源拉动的重要原因。为应对后疫情时代更加激烈的科技人才竞争,俄罗斯将“建立有效的天.........
    2020-10-26 来源: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 人工智能技术将推动原有教育思想、教育目标、组织形式、内容体系、培养方式、学习空间和评价体系等系列变革。人工智能加快教育向核心素养培养迈进,促进深度学习的科学发生,也督促教师不断提升信息化素养。人工智能环境下的未来教师必须熟悉人工智能带来的教育变革,熟悉大数据分析技术、语音技术、图像技术、虚拟技术,熟悉各种教育平台和APP终端的使用。同时,.........
    2020-10-26 来源:白丁智库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