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抗疫最前线的医护人员担起异常的工作责任。他们是救治病人、消减疫情的前线英雄。同样在这种疫症的灾难之中,很多教师也非常忙碌。他们在默默地工作,尽量让在家的学生多一点学习的机会。这项工作十分复杂。不像医疗,有比较确定而统一的程序。这里遇到一个问题:疫情何时了?笔者的问题是,什么时候疫情才算过去?......
    2020-03-15 来源:信报
  • 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逐步应用于教育、医疗、养老、环境保护、城市运行、司法服务等领域。近些年,我国高度重视发展人工智能。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面向2030年对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进行了战略性部署,统筹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在社会各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迎来了朝气蓬勃的春天。......
    2020-03-14 来源:《教育家》
  • 北京四中原校长、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总校长刘长铭日前参加某网络论坛时表示,由疫情所导致的学生居家学习,是中国教育进入4.0时代的一次预演,是学生步入未来学习社会前的一次彩排。他还表示,抗击疫情是一个特殊的“教育场”,什么样的教育内容才能和这样的“教育场”实现完美匹配呢?我们认为有两项重要任务目标——保(自己身体)健康,补(学校教育)短板。......
    2020-03-13 来源:中国网
  •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主任董奇的解读文章《健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为督导赋能》。......
    2020-03-13 来源:中国教育报
  • 近期,战“疫”当前,几乎一半国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卷入中小学的在线教学,一些人表现出焦虑烦躁之情,在所难免。在线教育的顺利实施可以成为撬动线上线下教学变革的支点,同时,也是决定教学专业地位的关键所在。......
    2020-03-13 来源: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 有人说,中国目前的全民抗疫,就是一堂最生动的大课。我同意这个说法。太多的话题,太多的素材,太多的故事,太多的人物……都可从中提取出“教育”。其中公民教育尤为重要。从理论上说,这是一个比较宏大的话题,我不打算细说,但必须厘清一些概念。什么是“公民”?简单地说,公民就是拥有一国国籍,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什么是“公民教育.........
    2020-03-12 来源:镇西茶馆
  • 2月28日,教育部党组印发通知,强调“原则上疫情没有得到基本控制前不开学,学校基本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学,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不开学”。按照中小学开学的这“三个基本条件”,全国中小学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尚需一段时间。“停课不停学”期间学生居家学习,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下的危机处理。由于学习空间从学校转移到家庭,学习方式从线.........
    2020-03-12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 2月10日起,部分地区或学校的学生开始居家在线学习;2月17日起,全国绝大部分的学生开始通过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及其他各级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开展在线学习。教育系统在特殊情况下面向全国亿万学生开展大规模在线教育是历史上没有过的。我们可能正在经历一个全球最大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和一个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培训工程,一次全球最大.........
    2020-03-10 来源: 中国教育报
  • 在激烈的国际升学竞争下,很多学校的教育目标,也开始变得单一,那就是将孩子送进名校。然后呢?学生是否能很好地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上海宋庆龄学校中国部高中校长刘薇,结合自己在美求学、工作,以及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校友面试官的体悟,对中国学生提出了一些建议。她认为,高中教育除了要赋予学生出色的学术能力,还要让他们具有目标感和驱动力,更好地拥抱.........
    2020-03-09 来源:外滩教育
  • 疫情突发,举国战“疫”。“停课不停学”举措下,网课仓促上阵。一时间,企业狂推、教师忙乱、学生“懵圈”、家长抓狂。网课之于传统课堂,优势在于资源、交互和大数据。好的网课,可以帮助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重构教与学的关系,撬动自主、学习、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的改进。然而,现实与理想尚有很大距离,各方对网课褒贬不一。实际上,网课本身是大方.........
    2020-03-09 来源:《教育家》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