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祝智庭对智慧教育的定义、内涵、特征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尽管信息化已经促使社会大多数领域发生巨大变化,但实际上教育变革是颇为缓慢的。这是为什么呢?祝智庭教授在文中回答了这一疑问。......
    2022-06-30 来源:基础教育
  • 考察当前“拔尖人才”培养的捷径可以发现,学习中的“套路”与“快知识”特征非常明显,快速成长所塑造的“绩优主体”热衷于正反馈,逐渐偏离了知识与教育的内在逻辑;期间为回应绩效需求,“学习资本化”亦沉疴泛滥。长此以往,理应“竞优”的创新人才培养反而陷入了回避探险、害怕失败的“竞次”陷阱。......
    2022-06-28 来源:思想潮
  • 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民族复兴筑牢稳固根基。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共有1.58亿名学生、20.7万所学校。十年来,我国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不断巩固,改革发展任务不断取得突破,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从我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看.........
    2022-06-28 来源:中国教育报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义务教育又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整体水平逐步跃入世界先进行列。作为义务教育的决策参与者、实践推动者和理论研究者,我亲自见证了这10年义务教育的改革、发展和进步。1.促进公平促进公平始终是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2011年,我国在世界上九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率先.........
    2022-06-28 来源:教育部官网
  •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及16个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甫一出台,便引发广泛关注。这一版课程方案和课标,方向明确、理念鲜明,落地措施积极稳妥,是在借鉴吸取我国已有课程改革经验和教训基础上的改进与完善,是温和的改进。新课程最鲜明的导向,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新课程,就要在课程建设、教学实施、考试评价.........
    2022-06-26 来源:校长会
  • 高考的意义是什么?高考仅仅是一个分数吗?或者只是把我们分配到不同的高校吗?其实不然,高考对我们的影响,给我们人生应有的认识上的提升,远远不止这些。我们在准备高考的长期学习中,养成了刻苦、认真、细致、诚信的品质,学会合理利用时间,我们还学会了要尊重老师,要与同学相互合作等等。我们应该非常珍惜这些品质,千万不要高考结束了就像丢掉教材一样,把这.........
    2022-06-25 来源:四部曲文化
  • 导读:一年一度毕业季,大学生就业自然成为焦点问题。曾经面对清华70%~80%的高考状元都选择了金融行业,施一公呐喊:中国大学教育的导向出了大问题。就业是一个经济问题,中国经济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提供多少就业,跟大学没有直接关系。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就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让学生进去后就想就业,会造成什么结果?我们到底缺什么?如今我们的 GDP.........
    2022-06-23 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 2022年4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这是新时期基础教育的育人蓝图,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新修订课程亮点纷呈,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此次修订为课程注入了学生核心素养“基因”。如所周知,长期以来,我们的基础教育为唯分数、唯升学所困扰,加班加点,“苦练”已成为常态,已成为教育的顽瘴痼疾。正如习.........
    2022-06-23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 近年来,教育界愈加强调教师要加强过程评价。过程评价的目的不在于区别和比较学生间的态度及行为表现,它是评价个体内差异的一种手段,开展过程评价,教师既要肯定学生的成绩,又要鉴别其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过程评价是针对学生自身发展前后、学生个体有相关性的不同侧面进行的比较,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那么,教师应如何开展过程评价?在开展时,又要注意哪.........
    2022-06-21 来源:中国教育评价
  • 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我作为一个中学的语文老师,遭遇了好多尴尬。其中,有一年,我在高密四中,有两个班没有语文老师,因为高一新扩了两个班。没有办法,那个时候,乡村学校要聘到新毕业的大学生很困难。所以,就在四个月的时间里,将近一个学期,这两个班是没有语文老师的。学校没有办法,只好让其他班的语文老师来代课。这个代课是没法代的,为什么呢.........
    2022-06-12 来源:当代教育家传媒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