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利津县高级中学 作者: 王子海 已有0人评论 2021/5/17 16:02:27 加入收藏
——参加“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专业团队高端培训班”的收获
2021年5月15日、16日,笔者有幸参加了由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组织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专业团队高端培训班”,会议主题是“教学评一体化”,两天的培训是在崔成林教授带领下进行的。在这两天的培训过程中,笔者接受了精神上的洗礼,两天的培训虽然短暂,但是带给我的震撼远没有结束,有“万里长征只走完了第一步”的感受,以下内容既是对两天来学习内容的总结,也有个人的切身感受,文以记之,以明心志。
培训会议现场
一、远与近
作为一线教师,我以前总是感觉高大上的教育学理论与自己的距离很远,但是这次培训让我走近了它们。在培训过程中,崔成林教授深入浅出、喻理于例的讲授,让我对于什么是教学评一体化有了整体的认知。据此反观自己曾经讲过的那些“优质课”,竟然错漏百出。在听崔教授讲课的同时,我也时时回想自己平时的课堂状态,站在更高层次上观察自己的课堂,真正体会到了“一览众山小”感觉,这样的高度对下一步改革自己的课堂是大有裨益的。
我以前总感觉教育家们距离自己很遥远,但是这次培训不仅带我重新认识了韦伯、布鲁姆、叶澜、崔允漷等这些只有在教育学专业书籍里经常见到的教育大家,而且使我能近距离接触到崔成林、强光峰、李志欣这样的教育专家。以前讲优质课的时候,总是希望能有位专家为我指点迷津,现在才懂得,一堂优质课的备课不是只在那两三天,而在于平时的积累、完善和革新。
“山不过来,我便过去”。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我将拥抱这些教育理论和教育家们,不断自我完善、自我革新,更加坚定地走在立德树人的教育大道上。
二、浊与清
在培训过程中,崔教授指出了很多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犯的错误,比如:死啃书本、找到正确答案、填鸭式课堂、布置海量作业、死记硬背……这些低阶学习方式不正是我们现实的课堂吗?与此相对应,我们应该走向高阶学习,通过深度学习,调动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同时驱动低阶技能的学习与理解;通过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明确评价标准,实施全程评价。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变,由原来目标不清的课堂转变为以终为始、以用促学的课堂;由原来学法不明的课堂转变为以学习为支架、评价伴全程的课堂;由原来的结果不知的课堂转变为迁移运用、成果集成的课堂。
没有这次培训,我不会对自己“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课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崔教授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敢问诸位教师,这样的低阶思维的课堂,你是否“也在这里”呢?如果你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拨乱反正”,让真正的教学在课堂上发生,一起为“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的课堂而努力。
参训老师与崔教授合影留念
三、大与小
国家为大,个人为小;教育为大,课堂为小。崔教授提出的“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提炼出系统的教学理论,通过各种培训再来指导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而且崔教授不辞辛苦对每一位教师进行跟踪指导。我想这样的理论才是最接地气的,这样的“实干家”才是我们一线教师真正需要的,我们都感恩于崔成林教授的指导和督促,也能体会到他那个宏大的教育情怀。
强光峰局长在点评中指出:“我们不仅要在大团队中学习,也要善于组建学习小组,相互研讨,共同进步。”受此启发,我们一路同行的六个人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小的研讨团队。在这个小团队里,我们充分利用午饭、晚饭的时间相互交流听课心得。我印象最深的是“头脑风暴”活动。5月15日晚上,我们六个人聚在一起,对当天所学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直到深夜仍不肯散去,这样的活动使我们大受裨益,也是真正意义上学习。通过这次培训我们聚到了一起,每个人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来你也在这里!作为志同道合者,原来我们一直在这里!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