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近年来,教育界愈加强调教师要加强过程评价。过程评价的目的不在于区别和比较学生间的态度及行为表现,它是评价个体内差异的一种手段,开展过程评价,教师既要肯定学生的成绩,又要鉴别其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过程评价是针对学生自身发展前后、学生个体有相关性的不同侧面进行的比较,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那么,教师应如何开展过程评价?在开展时,又要注意哪.........
    2022-06-21 来源:中国教育评价
  • 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我作为一个中学的语文老师,遭遇了好多尴尬。其中,有一年,我在高密四中,有两个班没有语文老师,因为高一新扩了两个班。没有办法,那个时候,乡村学校要聘到新毕业的大学生很困难。所以,就在四个月的时间里,将近一个学期,这两个班是没有语文老师的。学校没有办法,只好让其他班的语文老师来代课。这个代课是没法代的,为什么呢.........
    2022-06-12 来源:当代教育家传媒
  • 人类教育不断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比如,儿童的知识学习本身已经过度,再加上应试本位的教育环境,儿童的知识学习、学科学习、为了考试科目的学习过多,上课、作业、考试、补课占满了孩子的生活时间。相反,儿童的生活学习和实践学习就贫乏了、没有空间了,这对儿童的智慧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生活是儿童的智慧之源。我们今天必须要大声疾呼:要让孩子过好丰富多彩的.........
    2022-06-11 来源:中小学校长论坛
  • 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适应了国家关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很好地贯彻落实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体现了以下3个方面的特点。第一,试题很好地应对了当今时代的3个约束。第一个约束是高等教育普及化,高考以强调试题的开放性来应对。高等教育普及化之后,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差异越来越大。今年试卷中很多题目的设问是开放的,考生可以.........
    2022-06-08 来源:语文报社
  • 陈平原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今天的中国人越来越看重实际利益,越来越看重物质需求,越来越看重欲望,但是精神生活越来越少。每天睁开眼睛,打开电视、网络,或者上街,都会被塞入一大堆广告。大部分的文字是没有意义的。现在的读书人比以前来说,选择的眼界和自我的阅读的定力、还有批判的眼光,会更加需要。我知道阅读形势在变化。今天你不一定捧着一本.........
    2022-06-06 来源:不详
  • 马斯克指出自己成功的关键是“内驱力”,而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是孩子没有“内驱力”。作为一个屡次创造历史的男人,马斯克在诸多领域都展现了他杰出的能力。他管理了6家公司,这些企业在各自从事的领域内,都有颠覆行业的潜力,包括:SpaceX(火箭发射与回收),特斯拉(电动汽车),The Boring Company(超级高铁),OpenAI(人工智.........
    2022-06-06 来源:中国创新教育网
  • 阳春三月,教育部修订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这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再动员再部署的纲领性文件,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明晰了义务教育阶段育人要求,提出了深化改革重点,进一步增强了义务教育课程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整体性、指导性,为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绘制了育人蓝.........
    2022-06-04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修订是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理念的延续与发展,更是2001年以来新课程改革的继承与超越。从2014年底开始,我国在2001年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继续往前推进,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修订阶段(称为深化阶段)。随着课程改革实施10多年,我们国家在方方面面发生了很多新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国快速迈入了信息时代。截至2.........
    2022-06-03 来源:校长会
  • 2022年1月,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2月,教育部委托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研制家庭教育“应知应会”宣传语,并于近日推出。5月9日至15日,我们迎来了第一个家庭教育宣传周。......
    2022-05-23 来源:中国教育报
  • 近日,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专门就科学教育进行会商,提出将合作加快建设高质量科学教育体系。部院合作在科学教育上发力,必将大大提高我国科学教育水平,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作为一名中学校长,我热切期待借这次合作东风,解决我国中小学在科学教育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补齐教育体系中的这块短板,充分发挥科学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让更多的青少年崇尚科学精.........
    2022-05-23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