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 作者: 伊永贵 已有0人评论 2016/12/3 7:36:19 加入收藏
三、我们知道真诚付出会收获什么----成长
3.0版家长课程的实施,教师和家长一同讨论彼此面临的困难和困惑,家校关系更加融洽,对学生而言,德智相通,知能并重,严爱相融的成长环境逐步形成,相信人才也就会“冒”出来吧。
(一) 领悟了爱的真谛,学会了自我反思
修习毕业的家长真正深刻的领悟到:“真正的教育是不教而教”; “真正的沟通不是用嘴,而是用耳朵、用心”;“担心等于诅咒,禁止等于引诱,拒绝等于邀请”;“孩子不守规则,一定是家长首先破坏了规则”, “教育没有成败,只有成长”;“教育更多的是陪伴是等待,是担责而不是指责”,“对孩子要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孩子只有不同,没有好坏”“陪伴就是最好的爱”;“说不到孩子的内心,不说更好”。通过连续的课程学习,家长的素质和教育水平明显提高。
有位母亲参加家长沙龙三次之后,仍是眉头紧锁,对孩子全是抱怨,直到第四次沙龙的体验活动她学会了反观自我,那一次她哭了,终于明白自己在孩子身上烙满了自己的影子。很多家长认识到,爱孩子要让孩子“感受的到”。
(二)促进了家庭和谐,提升了育子能力
很多家长认识到,良好的夫妻关系是亲子关系的前提。和谐的家庭氛围,如一粒种子生长的土壤。所以,家庭教育要从营造和谐的夫妻关系开始。这一点,让“一心一意”扑在孩子身上的妈妈们感触颇深。很多妈妈在单独参加学习了几次后,把孩子爸爸也带来了。学习后,这位爸爸颇有感慨:“没想到,真挚的夫妻感情也需要用心经营,努力的孩子首先要感受家庭的温暖!”
家长们教育实践能力有所提高。现在宣传家庭教育的途径很多,家长科学育儿的意识都比较强,教育孩子的理论懂了不少,但普遍缺乏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能力。在沙龙中,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家长有机会听听同龄家长的心声,对比了解了同一阶段孩子的共性、困惑和问题,了解了其他家长遇到同样问题的处理思路。家长们相同经验与教训的分享,让家长们学到了实实在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家庭教育经验。
(三)提高了育人效度,提升了学校品牌
学校生活中,教师第一的理念得以证实。师资队伍是深入推进家校合作工作的根本力量。学校德育研究室汇聚了校内校外的家庭教育专家力量,针对家庭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专题攻关;通过家委会,吸引和选拨宣传、政法、交通、科技、卫生、文艺创作等领域的家长,鼓励和引导他们在推动家长沙龙、学校教育方面发挥作用。学校家校育人的做法,进入了国家行政学院的课程资源库。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家长课程是九中素质教育的拓展延伸,是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有益尝试,是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创新实践。
2014年4月29日,中国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武韬到临沂九中调研,对临沂九中的育人业绩大为赞赏,并欣然题词:引万道清泉,育祖国花朵;倾一腔热血,铸人类灵魂。这“万道清泉”指的就是临沂九中三个维度的课程体系。它不仅包括学生的学科课程,更涵盖个人美德、社会公德课程,也包括家长的家庭美德、育子艺术课程,形成了必修、选修、自主拓展的一整套“学院式”初中课程体系。
2016年10月,临沂“市民大讲堂”系列课程,扎根临沂九中,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带来世界各地、社会各界的课程资源,如丰厚的营养,给予学生鲜活的生机。近三年,学校“师生访学团”走过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也走遍了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德耀齐鲁道德示范基地,全国零犯罪学校,全国中小学节约型校园建设示范校、山东省创新教育示范基地,山东省健康示范学校等国家、省市级荣誉百余项。
(四)我们知道收获过后需要什么----思考
不管我们收获多少欣喜,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思考。学校德育工作要重视根源上的“供给侧”。
作为教师,不仅要具备学科教学能力,更要具备服务家庭教育、引导家庭教育的能力,这样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才是全面的。
校本课程建设,不仅要有学生课程、教师课程,还要有“家长课程”。有了家长课程体系构建的校本课程建设,才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
终身学习,从学做家长开始。让每一个家庭都享受科学的家庭教育的滋养和智慧的浸润,这是学校教育最直接、最生动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承担责任,学校教育不仅需要适应和服务,更应着力引领和超越。着力引领学生、家长的理念更新和能力提升,是学校教育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作为家校沟通的新探索,临沂九中3.0版家长课程符合了家长平等沟通的心理需求,在专业化的、无拘无束的课堂中,使家长迸发了思维火花,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撑起了育人育己明朗天空,让我们的学生可以自由畅快呼吸。
(伊永贵,山东省临沂第九中学校长。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首届“十大”科技名校长、“齐鲁名校长”建设人选、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著有《高中英语名师优化导学》《欧美漫步》《中学生快乐成长的108个密码》等.)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