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九山初级中学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25/3/28 20:32:51 加入收藏
——九山初中这样让德育在课堂生根发芽!
当下,如何让德育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如何让班会课不再流于形式,九山初中用五年时间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通过创新主题班会课程,将“追梦”融入课堂,让德育在体验中生根、在感悟中成长。如今,这一模式不仅成为学校特色,更被全国多所学校借鉴。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九山初中的“追梦”德育主题班会课堂!
一、破局:当传统班会遇上新时代挑战
面对学生沉迷网络、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九山初中发现:传统班会课“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已难触达心灵。
(一)传统困境:
内容零散:班会主题随意拼凑,缺乏系统性;
形式单一:班主任“一言堂”,学生参与度低;
效果不佳:口号式教育难以转化为实际行动。
(二)破局之道:
1.精准调研,直击痛点:学校成立研究团队,通过问卷调查、师生座谈,梳理出学生成长中的“十大困惑”,如法律意识淡薄、学习动力不足等,为课程设计锚定方向。
2.融合随笔育人:引入“随笔化写作”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记录真实感受,用文字唤醒成长内驱力。例如,通过“给十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目标。
3.三级课程体系:以“中国梦”为总纲,分年级构建“寻梦·追梦·筑梦”课程框架,聚焦初一适应期、初二叛逆期、初三冲刺期,确保德育目标与学生成长阶段精准匹配。编写《追梦路上》(6册)主题班会校本课程,涵盖初中三年的每一节班会课。
4.创新:五步课堂流程,让德育“活”起来
九山初中的主题班会课,有一套独特的“魔力公式”:
情境体验——对话交流——随笔感悟——展示评价——以知促行
一名学生分享:“以前觉得班会无聊,现在每次活动都像在为自己的梦想‘充电’!”
三、成效:学生成长、教师蜕变、学校出圈
1.学生变了:从“低头族”到“追梦人”,团队协作、写作能力显著提升;
2.教师强了:班主任变身“德育设计师”,多篇课例获奖;
3.学校火了:学校被《中国教育报》等多家专题报道,为全国10余所学校提供课程范例,多项课题结题。
专家点赞:
山东省教科院张斌副院长评价:“主题班会感悟课具有综合课的特点,其实践研究成果具有推广价值,九山初中已成为乡村教育振兴的典型。”
王敏勤教授评价:“九山初中的主题班会课具有系统性、针对性、时效性、跨学科性和可操作性,这样完备的德育校本课程全国无第二家。”
未来:让每一颗“种子”都能向阳生长
九山初中并未止步。未来,学校计划整合学科育人、家校协同,打造“全环境德育生态”。正如刘佃明校长所言:“德育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场静待花开的耕耘。”
从“说教”到“追梦”,九山初中用行动证明:德育可以既有温度又有深度。在这里,每个孩子都是追梦者,每节班会课都是成长的“加油站”。期待更多学校加入这场“追梦之旅”,让德育真正润泽每一个青春!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