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专题策划 >> 乡村教育家候选人 >> 浏览文章

乡村教育的“引路人”

来源:湖南省泸溪县第五中学 作者: 王维红 已有0人评论  2017/8/15 19:49:15  加入收藏

——湖南省泸溪县第五中学校长王维红事迹材料

26年来,他一直扎根农村教育,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踏实:从一名村小教师,成长为农村完全小学教导主任、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副校长、农村独立初中校长,再到如今的农村完全中学校长。到那所学校任职,他的教育思想就深刻地影响着那所学校;到那所学校担任校长,那所学校就会发生奇迹般的巨变。在担任校长职务的10年里,他7次被评为县优秀校长,1次被评为州优秀校长。泸溪县教体局局长谭子好评价他说:“他是一个用心做教育的人,是一个善于创造教育奇迹的人, 他是乡村教育的‘引路人’。”

他,就是湖南省泸溪县第五中学校长王维红。

直面现实,科学举措破困局

2007年8月,王维红被任命为农村独立初中泸溪四中校长。这是一所令人头痛的学校,前面连续多任校长到任不到一年就被迫走人了!校园陈旧破败、教师关系紧张、留守儿童众多、教育质量堪忧、学生流失严重……王维红没有被困难吓到,他在学校大胆推行“138行政管理模式”和“学标引路,三环五步”开放式课堂教学改革,激发了学校的活力。不到一年,学校的教学质量就从全县同类学校倒数第一攀升到顺数第五,不久又上升到顺数第一。他还积极跑项目跑资金,着力改善校容校貌,把学校建设成了“规划科学、环境优美、文化丰富、校风纯正”的全州农村学校样板校。学校连年获得县“教育系统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表彰,先后获得州“课改示范学校”、“学习型学校”、“安全文明校园”等多项殊荣。

由于业绩突出,2013年8月,王维红被提拔任命为农村完全中学泸溪五中的校长。当时,泸溪五中高考质量严重滑坡,优秀教师不断外流,生源日益枯竭,教师中普遍存在着“高中到底还能坚持多久”的悲观情绪。王维红临危受命,深感责任重大。为了尽早扭转办学的不利局面,还没到开学时间,他就跑到学校去蹲点调研,日夜思考和撰写改革方案。当年9月,他在学校果断推行“四层五部”治理模式,积极探索文化教育与特长教育并举之路,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014年高考,学校二本以上录取人数首次超过往年;2015年高考,学校二本以上录取人数首次超过县内老牌高中泸溪二中,位居全县第二;2016年高考,学校二本以上录取人数再次位居全县第二,其中一本人数创历史新高。自他担任泸溪五中校长以来,学校连年被评为县“高考工作先进单位”、“教育质量效益评价先进单位”、“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连年获“全州教育质量评价一等奖”。

务实善变,因材施教万木春

泸溪县是一个只有30万人口的小县,每年初三毕业生约3500人,县内一、二、五3所高中都要从中划线招生:先由一中收1000人,再由二中收500人,最后才轮到五中。

为了把这些选剩的学生培育成才,王维红校长冥思苦想,最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文化立校、特色办学”的办学思路,要求学校根据学生的文化基础、兴趣特长开设文化班和音、体、美等特长班,重点发展音、体、美等特长教育。王维红说:“只有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来发展专业教育,才能弥补文化成绩的不足,才能使一些原本不可能考上大学的学生升入大学,才能对家长、学生具有吸引力,才能保住生源,生存发展下去!”

为了把这些选剩的学生教好,他向学生提出了“不讲起步讲进步、不拼智力拼努力”的感召口号,要求教师把他们都视作“潜能生”来培养。为了调动教师培育优生的积极性,他主持修订了多项奖励方案,激励文化、特长教师给学生既上大课又上小课,对“偏食”的学生做到一对一、面对面、点对点的辅导训练,防止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正是这种“不歧视、不放弃”的教育精神,才托起了一个个学困生的大学梦。

为了培植稳定、优质的特长生生源,他在学校初中部成立了多种特长兴趣小组,从初一第一学期开始训练。为了开拓生源基地,他精心举办校园艺术节,邀请全县中小学校长和教导主任前来参观,向他们展示特色办学的优秀成果,通过宣传来影响他们的办学思想和办学行为。

凝心聚力,和谐文化创新局

王维红说:“一个团队,如果矛盾和斗争成了主基调,任何发展都将成为空谈。”为了凝聚人心,共谋学校发展,他非常注重和谐校园的创建。

他把适度宽容视作一种文化品质和人生境界。在他来泸溪五中担任校长的第一学期,发放期末教学奖时,被罚的教师只有9人,不到教师总人数的5%,但被罚得最重的却是一位即将退休的58岁老教师。这位老教师平日工作也很认真,但是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体弱多病,精力不支,上课管不住学生,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而且他家里非常贫困,如果被罚连过年都成问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王维红在全体教师会上作了一个表态:“由于我刚到五中,有些情况还不熟悉,工作还不到位,所以本次发放教学奖只奖不罚。”会场上立即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这位老教师感动得眼里闪着泪花,后来他主动找到王维红,要求放下一线教学工作,承担学生寝室的卫生、纪律管理工作。不到一个月,王校长把学校最脏最乱的寝室也管理好了。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哪位教师本人或子女结婚,王校长都要到场祝贺;无论哪位教师家里出现白事,王校长都要到场吊唁;无论哪位教师生病住院,他都要前往探望或登门慰问;无论哪位教师家里出现危难事,王校长都尽最大努力伸出援助之手。今年59的老教师彭明湘逢人就说:“王校长是我见过的最有情有义的校长了,在他手下工作,不认真干就是于私来讲也对不住他!”

王校长是学生的暖心人。每年9月,他都带领资助管理中心的教师组织开展贫困学生大走访活动,实地调查新进贫困生的家庭状况,给他们送上慰问金。他在学校成立了爱心基金会,每年通过开展爱心义卖、废纸回收、师生捐款捐物等活动,资助了大批贫困学生,他还一对一资助一名优秀贫困高中生。为了改善寄宿生的吃住条件,他积极争取外援,将学生食堂和寝室装缮一新,为了保证质量,他一直在现场坚守到工程结束。他每天都要去食堂、寝室巡查,陪学生吃饭、谈心,认真了解学生的吃住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一年冬天,他得知许多学生由于没有像样的被子而经常感冒、流鼻血,就立即向上级部门打报告,后来获得了中国石化联合石化集团捐赠的500套床上用品。

优化设施,助力发展促腾飞

五中原来基础设施破旧落后,特长生没有像样的训练场地,声乐生、器乐生像麻雀一样散布在校园各处训练,舞蹈生在食堂的隔间里训练,体育生在渣土运动场和狭窄陡弯的校园道路上训练,美术生挤在一间破旧阴暗的教室里训练。看到这种现象,王维红日夜睡不好觉。后来在他的积极争取下,上级部门在五中加大投入,于2014年建成集理论室、训练室、表演厅、特长教师办公室于一体的艺术综合楼;2016年,五中又建成标准化、多功能的塑胶综合运动场。

他精心打造校园文化环境,构建师生精神家园。他在学校先后建成了旗台、图书馆、省心亭及集多种民族传统棋类于一体的棋林;成功打造了办公楼文化、教学楼文化、宿舍楼文化、食堂文化以及道路、墙壁、橱窗等文化。他狠抓作风建设,治理师生的“庸、懒、散”作风,形成了“成人之美、感人之恩、齐人之德”的校风、“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教风、“勤学苦练、扬长补短”的学风。

“我来做校长,一定努力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还老百姓一份满意,还领导一个放心,还师生一种成功。”这是王维红就任两所学校校长时,在第一次全体教师大会上的郑重承诺,他说到做到。前不久,他又雄心勃勃地说,他要把五中的特色教育做专做精、做大做强,把学校办成省级示范性特色高中;把五中打造成大湘西学生的艺术培训中心,把泸溪周边县市的学生吸引来参加培训。

祝愿他好梦成真!

  王维红简介:

  王维红,男,苗族,湖南省泸溪县第五中学校长,现年46岁,大专学历,1991年参加工作。历任泸溪县兴隆场小学教导主任和白羊溪学校副校长。2007年9月任农村独立初中泸溪四中校长。2013年9月至今任农村普通完全高中泸溪五中校长。王维红同志26年来一直扎根在农村工作,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他用执着的敬业精神演绎了从村小、农村完小、农村独立小学、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农村独立初中、农村普通完中富有传奇色彩的从教历程。 

  王维红同志因工作业绩突出先后被评为湘西州优秀校长、湘西州“学习型校长”、湘西州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连年被评为县教育先进工作者、县高考工作先进个人、县优秀校长,先后获得过全县“最具责任感校长”、“三满意学校领导”、“师德教育优秀组织者”等荣誉。2012年12月撰写论文《看四中嬗变,谈农村薄弱校的建设》被汇编入湖南省第五届中学校长年会学习材料,他还被邀请在年会上作专题发言。他不仅勤专研,还勇于创新,在四中工作期间,带领全体教师大胆创新“学标引路,三环五步”开放式课堂教学改革,大胆创新“138行政管理模式”,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被中国教育学刊《以教学模式借鉴何以可能与如何可能》专题推荐。他的办学经验得到国家级、省级教育电视台、教育主流杂志采访和报道。任农村普通完全高中校长后,该同志又结合学校实际创新办学模式,确立“文化立校,特色办学”的思路,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目前学校上下目标明确,士气高涨,学校办学条件大大改善,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几年下来学生参加各级艺体竞赛成绩喜人,获2个国家级奖,获18个省级奖,获70个州级奖,高考更是一年一个进步,学校特色鲜明,成绩显著,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群众的一致好评。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