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专题策划 >> 乡村教育家候选人 >> 浏览文章

用“诚善”文化铸魂 建最美乡村校园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侯咽集镇中心学校 作者: 杨其山 已有0人评论  2017/8/15 20:07:33  加入收藏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侯咽集镇中心学校校长杨其山事迹材料

杨其山从教已经27年。从1990年毕业至2006年,他连续16年担任班主任,期间曾任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8年;连续16年的英语教学成绩,一直位居全县前列其中三次全县第一。2006年,他开始担任初中思品课教学,教学成绩也在全县同学科中名列前茅。由于教学工作成绩突出,他曾先后被评为菏泽市优秀教师、市初中思品优质课一等奖,市骨干教师、市教学能手,山东省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建设先进个人。

在教坛一路走来,他曾先后任教师、班主任、团委书记、业务校长、校长。在黄堆集中学任校长期间,他荣获了“郓城县首届名校长”称号,学校也荣获“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山东省艺术教育实践基地”等多项荣誉。2016年,他又冲出菏泽,跻身于“齐鲁百名名校长”工程人选。

他家在郓城南部,而他现在从教的是郓城县最北部的侯咽集镇。从家到学校近百华里,为不耽误上班,他每天坚持早晨4点起床,早餐后6点多就赶到学校。27个春秋,夏淋暴雨,冬顶冰雪,近一万个日日夜夜,行程达15万公里,他做到了雷打不动的“四个坚持”:一是早上第一个站在校门前迎接老师和学生进校;二是每天巡查一遍课间操;三是每天听老师一节课;四是每周参加一次老师的教研活动。

他把“用诚善文化铸魂、建最美乡村校园”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他到侯咽集中心学校任职后,便在中心小学校园内,立起一块直径1.3米、厚60公分的圆形石鼓,石鼓两边分别刻有“诚”、“善”两个大字。他把“诚善”作为学校的灵魂,以“诚善”为根基,以“诚、善、智、雅”为基点,旨在培养学生“至诚、至善、智慧、高雅”的人格人品。最近,菏泽市委、市政府在郓城县召开菏泽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现场会,根据市委“五个美建设”要求,结合学校特点,他又提出了“乡村五美校园”建设规划,即“校园布局协调美、校容整洁美、师表形象美、文明身心美、师生和谐美。”

他带头做“诚善”大爱的典范,把 “教育是良心工作,办好一方教育,服务一方百姓,成就一代孩子” 这四句话作为座右铭。 2015年暑假,他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前面出现两条可供他选择的道路:第一条路,自己已经在离县城30多华里的黄堆集中学干了25年,到县城进教育局或驻城学校安排个职务,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第二条路是,到离县城45华里、离他家近100华里的侯咽集镇任中心学校校长,再挑重但,重新打开新局面。县教育局把这道选择题让他做答,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二条路。在上任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跑遍了全镇28所学校,并在其中十四所完全小学召开了十四场家长会,听会学生及家长达1.2万余人,在侯咽集镇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全镇300名教师、7万多学生和家长树立起了“诚善”的典范。

他把创建最美校园工作的重心,放到了“智雅”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上。“智雅”课堂,着力在五个方面培育学生:一是兴趣的培养,二是行为的养成,三是智力的开启,四是思维的训练,五是文雅自信的展示。他确立了“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轴、互动为主攻、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并据此归纳提炼出六字教学思路:“导、疑、思、展、练、拓。”即导入新课、发现疑难、思维碰撞、问题梳理、训练达标、迁移提升。他为了能让学生传承家乡的传统文化,亲自主持和带领有关老师精心编写了《留住家乡的美》系列校本课程:《美妙动听的家乡歌谣》、《回味无穷的家乡美食》、《精彩感人的家乡故事》、《古朴醇厚的家乡风俗》、《丰富多彩的家乡艺术》、《人杰地灵的家乡景观》。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六年级,每学年学习一本,利用六年时间,让学生终生留住家乡的美好,塑造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心灵。他主持的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课题---《让核心素养落地的边远乡村智雅课堂创建的研究》,已经进行了一年多,初步实现了“儒雅的老师、文雅的学生、智慧的课堂”这一目标。2016年,侯咽集镇中心小学代表郓城县,迎接菏泽市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在全市1377所小学中夺得菏泽市第一名的卓越成绩,当时评估组专家对中心小学的课程建设、阳光体育、校园文化等给予高度评价.

他执教的侯咽集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36年,历经80年风雨沧桑,满目疮痍:院墙倒塌,猪羊乱跑,荒草疯长,垃圾遍地。他和新任中心小学校长王作磊一起,带领全校师生,重砌院墙,拔除荒草,捡拾垃圾,新铺上塑胶跑道,使全校面貌焕然一新。为建设最美乡村校园,他主持制定了“中心小学最美教师”、“中心小学最美诚善学生”、“中心小学最美家长”评选办法。按照评选办法规定的条件,首批40多名“中心小学最美教师”、“中心小学最美诚善学生”、“中心小学最美家长”脱颖而出。为了在学生中开展他们喜闻乐见的“诚善”教育,他先后在黄堆集中学、侯咽集中心小学积极开展四德教育系列活动,通过学生唱四德歌、讲四德故事、鼓励学生积极做孝德人、诚德人、仁德人、爱德人。他把黄堆集中学师生做四德人的感人事迹,制作成一个5分钟的、他亲自吹笛子伴奏的 “四德歌MV”视频放到网上,视频的名称叫《黄堆集中学四德歌》,点击量目前已达数十万。为了加强养成教育,他坚持在中心小学实行每日少先队员执勤制度,坚持“每日放学一诗歌”。

为了让每一位师生都塑造“诚善”的美好心灵,他在学校实行了“诚善”积分卡,建立起“诚善”银行,班级建立“诚善”分行。为了检验同学们的道德水平,他还建立起“诚善”超市,为每个学生设立了“诚善小脚印”档案盒。“小脚印”是记录学生在小学阶段成长的足迹,收集、记录学生自己、家长、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如:学业成绩、优秀作业、活动记录、发表作品、获得荣誉,记录自己学习活动的照片等。为弘扬诚善文化,他在学校二楼走廊、青少年活动室设立两块“微笑墙”,把300多名最美同学、最美孝心少年及在各方面有特点的同学的天真浪漫的笑脸张贴在墙上,孩子们用向日葵般的微笑感染老师、同学,感染整个校园。

在塑造校园文化、提高校园凝聚力上,杨其山有他的“独门秘笈”,那就是艺术教育。他组织中心小学成立了30多个艺术社团,积极打造艺术校园。每周二下午,整个学校热闹非凡,百分之百的学生都在做自己喜爱的艺术活动。“曹州堆秀”、“花鸟写字”、“面人雕塑”、“书法”等几十个艺术社团同时活动,学生的智慧之花充分绽放。

特色阳光体育是杨其山在中心小学打造的另一亮点。每到大课间及课外活动时间,院子里、操场上,热闹非凡:打花棍,精妙绝伦;黄河战鼓,激情浩荡;灯笼舞,天真活泼;独轮车,技艺高超;呼啦圈,阵容庞大;抖空竹,气势恢宏……全体同学或载歌载舞、或吹拉弹唱,整个校园成了幸福的海洋。

花香蝶自来。他执教的黄堆集中学取得全市初中教学评估第一名之后,在现任菏泽市教育局局长陈宝华局长介绍下,全市先后有数千名校长和教师到校参观。菏泽学院艺术学院院长考察后,说“这是一所办得让城里学校都羡慕的农村学校,这所学校培养的少年比城里孩子还阳光。”教育部主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的权威期刊《中小学校长》2016年第9期发表了杨其山的署名文章《用“诚善”文化铸魂  建最美乡村校园》,向全国推广了他的办学经验。山东省教育厅王凯科长、齐鲁师范学院吴冰沁教授带领记者专门到黄堆集中学进行采访,齐鲁晚报、菏泽日报、牡丹晚报、菏泽大众网等主流媒体先后报道了杨其山的办学事迹。他除经常对本县校长教师进行培训外,还数次到菏泽单县、济宁嘉祥、河南范县等地介绍经验、进行讲学。

杨其山简介:

    杨其山,男,1970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郓城县黄堆集乡(2015年改名为黄泥冈镇),曲师大英语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他从教27年来,一直把“教肓是良心工作,办好一方教育,服务一方百姓,成就一代孩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用献身农村教坛的大爱情怀,把创建“最美学校”的教育梦想落实在行动上,抓铁留痕,踏石留印,先后使两所中小学逆袭成功。1990年7月至2015年8月,在郓城县偏远的黄堆集中学工作,历任教师、班主任、年级主任、团委书记、副校长、校长,由于教学成绩突出,本人荣获菏泽市优秀教师、菏泽市教学能手、山东省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建设先进个人。在他担任郓城县黄堆集中学校长期间,以艺术教育和感恩教育为特色,在菏泽市300余所农村初中教学评估中勇夺第一名,学校荣获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2015年8月至今,到离家近百华里的郓城县最偏远的位于黄河滩区的侯咽集镇中心学校任校长,他把“用诚善文化铸魂,建最美乡村校园”作为办学理念,以对乡村孩子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克服重重困难,换得他直接治理的侯咽集镇中心小学在菏泽市1500余所农村小学教学评估中一举夺冠,被菏泽学院一位教授赞誉为“一所办的让城里学校都羡慕的农村学校”,他所管辖的其他20余所小学全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本人光荣入选第二届百名齐鲁名校长培养工程人选。

0
0
关键字:
上一篇: 到乡村去
下一篇:让校园充满和美之光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