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学术研究 >> 名家论坛 >> 浏览文章

张志勇等:“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演进逻辑、本质内涵和时代价值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作者: 张志勇 史新茹 已有0人评论  2023/12/3 16:38:29  加入收藏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参加座谈会的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对广大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育人初心使命,为民族复兴、强国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强调广大教师要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弘扬教师群体中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身上所展现出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方向。

一、“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提出及其演进逻辑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围绕为什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什么样的教师队伍,以及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提出,是对建设一支什么样的教师队伍的最新回答。从“四有”好老师,到“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到“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再到“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内涵的论述不断丰富,既继承了中华优秀教师文化,又体现了教育的时代要求。新时代的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而是肩负着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培养人才、奠基未来等重要使命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一)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滥觞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教师的慰问信中指出:“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三个牢固树立”以理想信念为引领,从理想信念、专业成长和创新实践三个维度,明确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教师形象,倡导“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拓展和丰富了教师队伍建设“三个牢固树立”的内涵,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要求

如果说,“四有”好老师是对新时代教师职业素养的具体刻画,那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则揭示了新时代广大教师担负的职业角色,明确了广大教师对于“中国特色的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要求。

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要求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四个引路人”指向教师责任的“四重担当”:努力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扎实知识本领、创新精神和家国情怀的一代新人。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广大教师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四个相统一”明确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规范,为广大教师践行“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提供了行动指南。

(三)“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榜样引领

弘扬“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榜样的示范作用不可替代。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他强调,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这不仅是对黄大年同志个人的肯定,更是对优秀教师群体爱国奉献精神的高度赞誉。

亲其师,信其道。黄大年同志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和高尚情操体现了人民教师的人格魅力。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广大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成为学生学习和人生的引路人。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

(四)“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内涵拓展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用“筑梦人”“系扣人”“引路人”“大先生”等贴切词汇表达教师对国家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表率作用。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要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大先生”这一称呼既传承了尊师重教的传统价值观,也彰显了行为世范的教师楷模形象,赋予教师职业高度的荣誉感和德性感召力。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要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广大教师既要做学生的“学问之师”,更要做学生的“道德之师”,这是对“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拓展,激励新时代教师肩负起“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

(五)“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正式形成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正式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土壤,孕育于壮阔的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人民教师职业形象、职业素养和职业职责内涵的科学阐释。这一思想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观的深化:教师要做到经师与人师相统一、身教与言教相统一、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守成与创新相统一、尊师与自尊相统一,为加快建设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

二、“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本质内涵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彰显了教育家和优秀教师内化于心的集体人格、职业精神和外化于行的价值追求与时代精神,是新时代广大教师的精神航标。

(一)“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反映了人民教师的价值追求

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揭示了人民教师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人民教师对新时代教育价值的内在认同。这一价值内涵具体表现在“追求教育报国和助推教育强国”两个方面。

新时代人民教师拥有教育报国的理想信念。近现代中国,涌现一大批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教育家,如将教育视为救国之道,提出“五育并举”的蔡元培先生;探索平民教育,以“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的陶行知先生;发出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的张伯苓先生。这些教育家身上体现了人民教师教育报国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文明延续、传承、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新时代人民教师致力于教育强国的伟大事业。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工程,人民教师要以强国有我的奋进姿态,全身心投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伟大事业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人民教师必须自觉担负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神圣使命。

(二)“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反映了人民教师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反映了一个社会在特定时期的主要思想和价值取向。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孕育了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把“教育家精神”称之为“中国特有的”,与新时代人民教育家精神的“中国精神”底色是分不开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教育家和优秀教师群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彰显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特有的精神风貌。

新时代人民教师具有浓烈的家国情怀。这种家国情怀厚植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同时承袭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特别是在党领导下人民教师自觉担负起“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的教化使命。以张桂梅老师为代表的新时代人民教师楷模,他们将对国家深刻的爱融入平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用自己的生命点亮孩子的人生,造就爱国、爱党、胸怀天下的国之栋梁。

新时代人民教师具有强烈的改革创新精神。他们积极响应时代召唤,勇于探索、求实创新、乐于奉献,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教育改革的时代浪潮中,涌现了于漪、李吉林等一批优秀的教育家,他们立足中国实际,潜心研究教育规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教学理论,既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探路,更为中国社会进步注入活力。

(三)“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反映了人民教师的集体人格

人格关乎做人的尊严、格调与境界,从事不同岗位的人带有不同的职业烙印。新时代人民教师集体人格指向广大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所秉持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气象,是他们对教育的共同追求与庄严承诺。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是以知识唤醒心灵、以德性塑造品行、以爱心点亮智慧的工作,这就决定了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大爱和奉献精神,这构成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集体人格。

新时代人民教师具有爱满天下的教育情怀。教师是心有大爱的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爱。教师的仁爱之心不仅体现在课堂内外,还表现在对每个学生的耐心倾听、理解和关怀上。这样的情感联系赋予了教育过程以深刻的意义,学生不仅在学识上成长,在品格上也得以提升。

新时代人民教师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没有奉献精神就不可能一辈子做好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的人生价值在于学生的成人成才,在持续的爱和奉献中,人民教师照亮了学生的前途命运,同时也成就了“大写的自己”。

(四)“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反映了人民教师的职业精神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教师职业精神的凝练与升华,它体现在广大教师的教书育人实践中,具化于培根铸魂的每个环节中。这种职业精神以专业精神为基础,同时涵盖了科学和理性精神。

新时代人民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精神。早在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就强调:应该把教学工作看作一种职业,它是公共服务的一种形式,需要教师通过严格的和持续的学习获得和保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教师专业精神体现为教师的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操守。

新时代人民教师具有基本的科学精神。教育活动有其自身规律,教师面对的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和千差万别的教育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科学精神,认识教育规律、探究教育规律、遵循教育规律,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尊重科学、依靠科学,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求实创新、大胆探索。“因材施教”的教育智慧是教师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唯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将教师的学识转化为学生的学识,实现教育“转识成智”的目标。

新时代人民教师要具有辩证的理性精神。教育从事的是以辩证法探究真理的游戏,进行的是灵魂的事业,教育者必须有一种与真理的教师相配的品格。面对教育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批判性思维、理性精神让教育者能够客观分析问题,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能够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深入思考与教育相关的基本理论问题。只有教育者自身具备理性精神,秉持批判性、思辨性原则,才能够引导学生有智慧地反思学习实践,形成人生信仰,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信念。

三、“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富含深邃的教育哲学意蕴,从教育的一般意义上,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教师的价值观、主体观、方法论、认识论、伦理观和实践哲学。这些丰富内涵不仅体现了教育家精神的深度和广度,更彰显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为新时代广大教师躬耕教坛、教书育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滋养和力量。

(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揭示了新时代教师的教育价值观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兼善天下”和“利济苍生”的家国情怀,滋养了家国一体的文化理念。教育的政治特征决定了教育工作者不仅是知识传播者,还应具备服务家国社会的情怀和价值。新时代人民教师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责大任,“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揭示了新时代教师的价值观。

践行“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教师要始终胸怀教育的“国之大者”。人民教师要自觉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新时代人民教师从事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始终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时代人民教师要秉持锲而不舍、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躬耕教坛、育才造士,努力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

践行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教师要勇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教育强国,需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需要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培养一批战略科学家。新时代人民教师要把国家复兴与民族强盛的理想信念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国家使命感和创新精神,引导莘莘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伟业。

(二)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揭示了新时代教师的教育主体观

人民教师“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既是人民教师的道德哲学,也是生活哲学,深刻揭示了教师自身言行对教育的影响。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必须为人师表,要以自己的风范、品德、才学熏陶学生。

践行“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教师要把师德修养作为专业发展的根基。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强调教师人格之于教育的重要性。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师人格是一种教育要素,是任何形式、任何纪律、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量。“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陶行知先生寥寥数语道出了师德的意义、精髓和价值。正因为如此,广大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不仅要重视专业发展,而且要关注道德和人格修养。

践行“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的道德情怀是教育教学智慧的根基,是“师德”的原点。如果说,“为人师表”描述的是一种崇高的职业道德——师德,那么“教书育人”则是要求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涯中,必须始终关注学生的道德成长,并将其作为教师职业的道义与责任。要激发广大教师的理想信念,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德育德、以身示范。

(三)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揭示了新时代教师的教育方法论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启发和引导。教师是点亮学生心灯的“启蒙者”,也是用人类文明使学生成人的“养正者”,更是学生才情、智慧、人格发展不可替代的“助成者”。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体现了“转识成智”的教育规律,为人民教师提供了教育方法论。广大教师要站稳讲台、化育新人,必须尊重生命、把握规律、因材施教,这是新时代人民教师必备的“三大基本功”。

践行“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教师要学会尊重生命。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立人格,悦纳每个儿童,尊重每个儿童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顺天性而为之。教师要尊重学生生命价值,展现教育活动特有的人文关怀,呵护学生的生命尊严,关心、体谅、认同学生情感世界,在学生认知觉醒和思维启动的过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人文情怀启真扬善、启智润心,促进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践行“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教师要学会尊重规律。教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教育的科学性在于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教育的艺术性在于尊重学生、环境、教师的特点,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方式展开教育。

践行“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无论是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还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都揭示了教育者的智者形象,这一形象的本质,就是教师从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出发,根据其不同的认知水平、兴趣和学习能力,施之以最恰当的教育。因材施教既是教师爱孩子的表现,又是尊重教育规律的标志,其意义在于不仅能够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品质和教育质量,还会促进教育关系的演进和发展。

(四)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揭示了新时代教师的教育认识论

马克思认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苟日新、日日新”,这是我国古人的治学态度。“勤学笃行、求是创新”是新时代人民教师走进教育自由王国的必由之路。认识论的基础在于理解、反映并实践对教育本质的理解,而“勤学笃行”与“求是创新”的理念分别强调了知识的追求与实践,以及对已知认知的创新拓展——这两者为发展教育认识论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和发展动力。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在专业学问和教育实践中的“勤学笃行”,而在其教育实践路上的“求是创新”将会反过来丰富已有的认知体系,促进教育认识论的升华。

践行“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教师要做优秀的终身学习者。担负好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教师必须始终立足学科和教育前沿,开阔视野,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在刻苦学习中不断提高专业胜任力和教育教学能力,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行者。

践行“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教师要做扎实的教育实践者。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曾指出,“你不上课,就不是老师。”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广大教师要善于学以致用,做到知行合一,学会用新思想、新办法解决教育中的老问题、大问题和难问题。

践行“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教师要做卓越的教育探索者。教师不仅是人类教育理论的消费者,也是人类教育理论大厦的建构者。陶行知先生强调,一流的教育家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叶澜教授强调,教育的魅力是创造的魅力,是创造生命发展的魅力。这一切都说明,“求是创新”已成为教师职业鲜明的时代特征。

(五)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揭示了新时代教师的教育伦理观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古今中外对教师职业精神的描述中,最关键的就是爱学生。裴斯泰洛齐认为“道德的实质就是积极地爱人”,顾明远先生强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中的先天意识就是“希望孩子好”,这也是渗透于教育行为中的前理性、前反思、前科学的意识。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昭示了教育职业的伦理光辉!

践行“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教师的爱要超越世俗功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仁爱是基本的人际情感,强调非功利的情感关系和基于信任的关爱。教师的仁爱之心表现为对学生真挚的关爱,是情感的流露,也是以真心换真情的过程。在这里,教师的爱追求的是让每个学生成人成才、健康成长,而不是追求升学率、重点率甚至“北清率”这种极端功利主义的教育;教师的爱是无私的,不追求任何物质回报。要努力走出功利主义导向下的,将学生人为划分为优、中、差并赋予不同教育机会、资源的教育困局。

践行“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教师要把爱洒向每位学生。爱生是教师关爱每个学生个体生命样态、关怀每个学生生命价值、关心每个学生成长进步、心系每个学生未来的情感表达,这种爱是一种平等的爱、公正的爱,是社会主义教育伦理的基本取向。

践行“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教师要把爱转化为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师要以爱每个孩子为前提,以教育教学工作为志趣,积极投入关怀与热忱,建立与学生的情感联结,形成良好教育关系,用自己的知识、能力、素养和人格努力为每个孩子创造其适合的教育环境、条件和课程,让每堂课、每个教育活动都能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养料”。

(六)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揭示了新时代教师的教育实践哲学

儒家讲究“为己之学”“成人之道”,一切学问、知识,都应服务于个体人格的完善和人性的实现。“以文化人”的根本是文以载道。教师必须先闻其道,道之存,则师之存。“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种教育实践哲学,是对古今中外教育实践哲学思想的凝练和升华。

践行“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教师要有“兼济天下”的育人观。在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浸润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是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人生抱负和使命担当。新时代人民教师要以胸怀天下的格局,洞察时代,把握未来,努力培养具有中国精神、世界眼光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践行“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教师要以人文的方式教育学生。“以文化人”从文化、文明的高度,对教师的教育行为提出了新要求。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文明的而不是强制的野蛮的;教师的教育行为具有崇高的生命意识,尊重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尊重个体的体征、智力水平、性格特征以及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中习得的一切特质;教师要以“人文”的方式实施教育,以完整的生命投入育人实践,引导学生探索世界、认识自我,并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践行“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教师要以人文的内容化育学生。唐代学者孔颖达在解释《周易》“观乎人文”时说:“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儒家所谓诗书礼乐,绝不仅仅指阅读学习《诗》《书》《礼》《乐》几部书而已,而是要从中学习如何做人,如何成就人格。教师职业的本质就在于通过人类经典涵养学生、化育人格。教师要用人类的文化经典去影响、感化、成就每个生命个体。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施“化”者的生命同样也得到提升,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作者:张志勇,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史新茹,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