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国际风向 >> 浏览文章

万玮:未来学校的9大猜想

来源:外滩教育 作者: 万玮 已有0人评论  2019/8/15 11:31:08  加入收藏

未来的人才

学校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很多家长很苦恼,孩子不喜欢弹钢琴,要不要逼他学?我认为,比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志”和“趣”,如果孩子对被动学习的内容毫无志向与乐趣可言,即便孩子最终也“全面发展”了,最终也是一种平庸的“全面发展”。

未来的人才,不是标准化产品,而是标准化的反面——异质。

举个例子:要完成一项任务,这个任务需要三项技能,我要组建一支三人的团队。我的最佳做法是分别选择三个人,每个人是其中一项技能上的高手,而不需要样样在行。这样组建成的团队在每一方面都是顶尖水平。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因此,每个个体都是异质的。生命的价值正在于异质。

《爆裂》的9个原则中,有3个原则可用来描述未来人才:

原则4说,风险优于安全。未来的人才应敢于冒险,不走寻常路。有创新意识,有担当精神。

原则5说,违抗优于服从。未来的人才应独立思考,质疑权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原则8说,韧性优于力量。抗日战争为什么胜利?因为日本人有力量,而中国人有韧性。论持久战的核心思想就是这个。《未来简史》作者赫拉利认为人类有两大优势可以应对未来人工智能的挑战,分别是情商与韧性。目前看不出人工智能有这两个品质。

未来的学校

科学家一直在探索脑机接口技术,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就创建了一家名为Neuralink的公司,开发把脑机接口植入人脑的技术。

这项技术已取得很大进展,如果若干年后成熟,推出产品,那将会带来社会范式的巨大变革!我能想到的是,学生要学什么知识,直接从机器传输到大脑中,瞬间完成。未来学校存在的意义何在?

1、学校的价值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电视发明之后,学校教育的知识传授功能就受到了挑战。然而事实证明,电视最终没有成为教育工具,而成为娱乐工具。互联网的出现同样如此,学校教育的根基并没有松动。因此,学校的价值并不在于知识传授。

2006年,在庆祝上海平和双语学校创办十周年之时,我面临一个任务,为校名“平和”作一个诠释。我当时读到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之着迷。这八个字来源于易经的乾卦与坤卦,余秋雨认为中国人的人格特征是君子,君子人格的内涵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指的是要努力进取,不甘平庸,厚德载物则是说,人生有很多苦难,每个人是一艘船,德行是这艘船的容量,德足够厚才能承载更多的东西。当时,我灵光一闪,想到另外八个字——“平而不庸,和而不同”。我觉得这八个字本质上与清华的校训相通。

习总书记在去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一语道破根本。学校的价值是培养人,当机器越来越厉害的时候,机器不能做到的事情,就是人的价值,也是学校的价值。

《爆裂》中原则6说:实践优于理论。教育是一种实践,很难用理论去概括。学校教育比任何理论都要丰富得多。徐志摩有一篇文章《吸烟与文化》,开篇有一段:

牛津是世界上名声压得到人的一个学府。牛津的秘密是它的导师制。导师的秘密,按利卡克教授说,是‘对准了他的徒弟们抽烟’。是的,在牛津或康桥等地方要找一个不吸烟的学生是很费事的--先生更不用提。学会抽烟,学会沙发上古怪的坐法,学会半吞半吐的谈话--大学教育就够格了。

教育是鲜活的,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完成的。伴随思想碰撞的,是理想、情绪、人格、心理的起伏,是场域的联通,是人文的浸润。有人说,未来学校教育,可能会回归私塾的形态。在个性化、灵活度以及人格塑造方面,私塾更适应未来教育的需求。

今天我们强调终身学习,学校的形态已经有了改变。湖畔大学、得到大学、世界五百强企业针对内部员工培训的“企业大学”,以及我们所强调的身边的“商学院”——实践是最好的大学,生活是最好的大学。

《爆裂》中原则7说:多样性优于能力。千校一面一定会被历史的尘埃掩盖。即便是在今天相对注重规范与统一的大环境下,各种微型创新学校依然遍地开花。我身边有少数自由职业的朋友甚至让孩子在家学习,我看这些孩子都很优秀,极具个性与特长。如果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有满足这些家长诉求的学校出现,应当有很大生存空间。

2、未来的教师

私塾制在现代学校形态中的体现是导师制,教师作为人生导师的责任将会越来越重要。

未来教师将会是一个精英群体,只有精英,才能做导师。

未来教师对教育充满热忱,他们热爱教育,以育人为乐。为稻粱谋的教师,其工作很轻易地可以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未来教师充满人格魅力。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种事关重大的事情,只能交给人格高尚的人去做。

未来教师极具个性。机器是同质,人是异质。机器可以标准化,人只能个性化。正是生命的个性化,才构成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

《爆裂》的原则3说:指南针优于地图。以往,教师是教育的执行者,执行流程如地图般精确,有各种教师手册,教学参考,教育指南。未来,教育的个性化导致这样的地图和手册将不复存在。

我们把孩子交给教师,只有一个大方向,如同指南针一样,具体路径将由教师去完成,不同的教师一定会走出个性化的路径来。我作为学校管理者,也只能给教师指出一个大致的方向,如何在各自的学科岗位上实现,每一个人自行探索实践。

3、未来的管理

我这些年做校长,反复思考教育与管理的本质,得出两点结论:

其一是生长。学生要生长,教师要生长,组织本身也要生长。去年年初,上海教育官方自媒体“第一教育”的记者应邀观摩平和学生艺术团新年音乐会,很有感触,采访我并写了一篇报道,题目叫“好的教育是有根的,是自下而上生长出来的”。

文中引用我的话说,教师要退后一步,给学生更大的空间,鼓励自下而上的自我成长;校长要退后一步,给教师更大的空间,鼓励自下而上的自我创新。

其二是赋能。管理不仅仅是让员工创造价值,而是要让员工个体变得更有价值。学校给教师赋能,教师才能给学生赋能。学校把教师变成更好的教师,学校才能成为更好的学校。给别人赋能,也是给自己赋能。

《爆裂》的原则1说:涌现优于权威。学校管理者给教师授权、赋能,学校发展的活力就会涌现出来,根深叶茂,百花齐放。

《爆裂》的原则2说:拉力优于推力。在我看来,推决定下限,拉决定上限。一个孩子没有主动的意愿,而是被动地被推着学习,不能久远。好的教育与管理必定激发人内在的动力,激励是一种拉力。

《爆裂》的原则9说,系统优于个体。系统思维是战略思维。时势造英雄,时势也是一种系统。人才可遇不可求,好的系统,使得个体的潜能被激发,群体的价值远大于个体的叠加。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说,教育只有一门学科,那就是完整表现的生活。

我有一个朋友说,好好活着,保持健康,10年之后,人类平均寿命就可能突破100岁,甚至120岁。我想,更激进一点,如果有一天,人类科技取得重大范式革命,人可以长生不死了,人生的意义会是什么?生活会是什么样子?那时候的学校怎么样?可能我今天讲的这些东西又得推倒重来。

0
0
关键字:未来 学校 猜想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