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 作者: 黄玲 已有0人评论 2016/10/22 20:53:05 加入收藏
二、理论依据
(一)约翰逊的合作学习策略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约翰逊兄弟指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约翰逊兄弟认为混合分组对成绩好的学生有如下益处:
1、能够比自学时,学到和掌握更多的知识
2、通过向其他同学讲解学习内容可以增加他们的认知、推理水平
3、增加了对小组的归属感、接纳感和责任感
混合编排对学习困难的儿童也有如下益处:
1、能够得到更多的帮助,向他们提供帮助的不仅仅是教师,还有同组的好学生。
2、有机会观察好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学到更好、更多的学习策略。
3、与其他同学共同分担学习任务可以降低他们的焦虑程度。
4、会有更强烈的追求成功的动机,因为同组的其他成员都希望他们成功。
(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主张,心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完整的几个部分,应该研究正常的人,而且更应该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
(三)布鲁纳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布鲁纳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老师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地参加到学习中去、并且从个人方面体验到有能力来对待他的外部世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布鲁纳提倡采取发现学习的教学方式。
(四)生命化教育思想
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原点。人的生命是完整的、富有个性的、自由的,更是具有创造性的。坚持把生命作为教育之本和教育的内核,呵护生命,关注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使教育成为促进生命发展,提高生命质量的活动,这就是生命化教育观。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Dewey)和他的学生、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虽然对生命化教育观没有作过专题的论述,但是我们从他们浩瀚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到处可以窥视到他们对生命化教育观的阐述之斑。生命化教育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依据人的生命特性, 尊重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 创造适合生命发展的教育环境。倡导遵从生命的自然性,关注生命的整体性,突显生命的主体性,弘扬生命的个性。
(五)孔子教育思想
1.有教无类——平等对待每一个生命
2.因材施教——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特性
3.导其自“觉”——点化、润泽生命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