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 作者: 韩相福 已有0人评论 2016/10/22 22:38:47 加入收藏
潍坊峡山双语小学 韩相福
潍坊峡山双语小学现有学生5500人,98%的学生是乡村孩子。
有人说:五千多人的学校是瞎胡闹,你怎么理解? 我想,人数多少不是重点,重点是“每一个”孩子都受到关注。只要我们关注到了“每一个”,一万人又何妨?
5500人的学校如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所面对的课程、课堂、教师、餐厅、宿舍甚至时间、空间、信息都要精准地指向“每一个”!其中,最关键的是课程。
潍坊峡山双语小学经过不懈探索,构建了关注“每一个”孩子的i课程体系。
一、i课程是什么
i课程就是“我课程”,是为“每一个”孩子设计的课程 。它有四个显性含义: interesting(有趣的)、 individualized(个性化的)、inventive(有创造力的)、 internet+(互联网+);两个隐性含义:双语(英汉双语表述课程)和爱(i和爱谐音)。
既然是“有趣的”,就要让孩子喜欢;既然是“个性化”的,就要让我们的课程可选择;既然是“有创造力的”,就要凸显生成性;既然是“互联网+”,就要关注跨界思维,与技术的重要性相比,互联网思维、跨界思维更重要。“i课程”归根结底就是爱。
二、i课程怎么做
1.顶层设计,实现课程的整体化、结构化、系统化
我们的课程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可选择性,这固然没错!但是,这么多的课程背后如果没有一个严谨的结构做支撑的话,只能说,再多的课程,也不过是一堆课程杂货摊!这样的课程是非常容易出问题的。课程的整体化、结构化、系统化至关重要。
我们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具有“人性光辉、人生智慧”的中国人 。人性光辉就是立德,人生智慧就是树人;人性光辉就是必备品格,人生智慧就是关键能力。我们将一二年级的课程大整合,形成“元课程”;三至六年级则适度分科,适度整合,把所有的学科整合成六大类,分别是 i语文、i数学、i英语、i探索、i艺术、i体育每一门课程又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群。目前,学校开发了科学、艺术、人文、体育、社会类选修课176门,赋予“每一个”
孩子展示和发展自己个性的权力。
i课程结构图
我们还设立了跨六大学科的八个长线主题课程,每个学期一个跨界的长线主题。不多,但是我们认为少就是多,只有让我们的孩子的围绕着一个主题开展较长时间深入的研究,我们的孩子才容易形成自己的思想。如三年级“太阳”长线主题,将三年级所有与太阳有关的14个跨领域的主题进行整合实施,让孩子在实践中感受太阳是什么,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农场”长线主题。孩子们自己种植小麦,自己管理,自己首收割,自己脱粒,自己加工。孩子利用麦秆做成麦杆画,利用麦粒做成粮食画,利用麦粉做成面塑。孩子通过这个过程体验从小麦到馒头的过程。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艰辛。“陶音”长线主题,孩子们自制陶笛、陶鼓、陶排、陶埙,组建了陶音乐团,孩子们吹奏着自己制作的乐器去演奏。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