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 作者: 韩相福 已有0人评论 2016/10/22 22:38:47 加入收藏
2.整体建构,实现课程的趣味性、生成性、可选择
我们制订了科学的开发流程:“课程规划—制定目标—组织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科学的开发流程是保证我们课程开发科学性、规范性、严肃性的前提。
一是学科主题课程开发。主要的路径是课程目标具体化、课程内容生成化、探究路径个性化 、探究问题生成化 、探究方法嵌入化 、学习评价一致化。
以i数学为例,i数学就是孩子自己的数学。孩子自定目标,目标是i的;将教材中的生活转化为学生的现实生活,生活是i的;我们设计了“站点”和“接口”技术,探究路径是i的;孩子用自己选取适合自己的探究方法,探究方法是i的;孩子们用喜欢的方式去展示,孩子的收获是i的。
我们把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等课程资源以学科主题的形式整合成i语文;我们发挥文化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把英语作为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构建了i英语课程; 我们把体育游戏、体育故事与体育技术进行整合,并开发了30多门体育选修课,增设了游泳、轮滑等必修课程,构建了i体育课程。
课程的趣味性至关重要。我们将课程进行活动化、生活化、游戏化的改造,让我们的课程更贴近孩子,更适合孩子的特点,孩子们更喜欢。我们将课程中的探究路径由明线改成暗线,让课程既有可操作性,又增强了生成性。我们强调课程的选择性,不但有课程间的选修课的选择,也有课程内的课程难度、探究路径、探究方法的选择自由。
二是生活主题课程开发。主要的路径是目标分析与比较、内容梳理与重组、主题选择与确定、活动设计与建构。
我们将国家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科学》、《品德与社会》、《信息技术》以及地方课程中的《安全教育》、《环境教育》进行整合,构建了i探索课程。i探索课程的灵魂是“到现场去”,我们提倡“方案制定——亲历实践——交流分享”的探究路径,真正实现了问题在现场发现,方案在现场制定,探究在现场实践,收获在现场生成。
对于艺术,我们则是把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影视、曲艺进行整合,形成了i艺术课程。着力解决艺术教育目标功利化、内容专业化、评价单一化的问题,让艺术教育真正触及每一个灵魂。我们探索综合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解决生活问题 ,我们探索用一种艺术形式来强化另一种艺术技能的方式(如用美术增强音乐的画面感,用音乐增强美术的节奏感 ),我们寻找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共同表现手法,真正打破了各艺术形式之间的壁垒,强化了各艺术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孩子的综合思维、跨界思维。以《夸张的脸》为例,目标是学会观察脸的特征,并用夸张的手法为同学做一件泥塑肖像作品。我们用贴近孩子生活的哑剧表演“玩面团”导入,既有趣,又能让孩子想象并模拟泥塑的团、搓、压、刻技能;让孩子倾听郭德纲的声音,让孩子思考我们为什么知道是郭德纲;让孩子欣赏郭德纲的漫画,让孩子思考,脸的变形这么大,你怎么还能认出是郭德纲?让孩子在哑剧、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中真正理解“抓住特征进行夸张”的目标,最后在泥塑中升华目标。
对于教师自己开发的课程,教师们少的是一份敬畏和迷信,多得是一份质疑、验证、改写的冲动。教师对课程本身就有了一种创造性。一个没有创造性的教师是培养不出有创造性的孩子来的。
3.系统运行,实现课程的可视性、可操作、可评价
我们研究核心素养,研发了《i课程指导纲要》,作为课程整合的依据。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都有清晰明确的文本、音像、网络等载体,做到可视性。
我们开发的课程要确保可操作。我们建立了一个案例验证机制,谁开发,谁展示,谁验证,谁改进。
我们对课程评价进行前置设计。怎么开发就怎么实施,怎么实施就怎么评价。防止课程改革走因为评价的滞后走回头路!例如,课程开发可行性评价,课程实施成效评价及时发现了课程整合中的问题并加以纠正。防止课程整合中的问题影响孩子的发展。
i课程实施是个大的系统,从制度到评价,一以贯之,形成一个管理的闭环状态。我们构建了保障i课程落实的制度机制和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确保了i课程常态实施、有效实施。
三、i课程怎么样
i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消除了学科割裂、减少了知识重叠 ,减轻了师生负担,提高了育人水平。
1.教师拥有了课程智慧。
参与i课程建设,教师们的课程意识、课程技术和课程智慧有了大幅提升。两年来,学校有100多人次到全国各地做学术报告或上公开课。教师们变得开心自信、热情奔放、特色鲜明。
2.学生拥有了自由生长。
学生有了更开阔的视野,真正实现了全面发展、特长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今年来,我校有500多名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老师们说,这样的课程才是学生的;学生们说,这样的课程才是自己的。
3.学校走向了内涵发展
学校发展成为区域内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两年来,来自全国各地近万人到我校参观学习,学校成为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学校课程建设研究所挂牌单位。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