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学术研究 >> 名家论坛 >> 浏览文章

顾明远:也谈教育的责任

来源:教育家 作者: 顾明远 已有0人评论  2018/3/2 10:47:23  加入收藏

教育本身的问题在于屈从社会的各种压力, 教育被扭曲了, 被异化了, 没有自己的“人格”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指出:“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内容方法比较陈旧,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较弱, 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 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 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 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可见教育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 需要改革创新。

1.长期以来缺乏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1978年, 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的于光远首先对教育是上层建筑的说法质疑。他的文章《重视培养人的研究》迅速引发全国教育界“教育本质”的讨论。有多种观点, 但这些观点几乎都没有脱离教育工具沦的藩篱。1979年4月, 中国教育学会成立时, 我担任北师大教育系主任兼外国教育研究所所长, 在会上提交了一篇文章《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与教育》, 最后有一段话:“关于教育的性质和职能问题……把教育单纯地看作上层建筑。教育理论工作者只研究教育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这一个方面, 而对教育和国民经济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漠不关心。”文章又说:“教育范畴有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 但它不完全是上层建筑, 它与生产等许多方面有着直接的联系……教育已经作为潜在生产力在起作用。”1980年, 我在北京市高等学校干部暑期学习班上又提出:“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产物,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1991年, 我在《高等教育学报》第1期上发表了《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一文。但这篇文章受到严厉的批评。

其实,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已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这是思想解放的伟大成果, 也是教育价值观的巨大转变。

但是这种对教育的认识仍然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 忽视人发展的功能, 忽视了教育是人的基本权利。教育界“以人为本”“人的发展”的思想一直受到批判。直到党的十六大以后, “以人为本”的思想才逐渐被官方引用, 为教育界所共识。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活动, 是人类得以繁衍、发展的基础。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 教育当然要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服务, 社会发展了, 个体才能发展。但是反过来, 也只有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得到发展, 才能为社会服务, 社会才能发展。马克思、毛泽东、瓦特、爱因斯坦、乔布斯, 不就是他们这样的伟大人物改变了世界吗?

教育是每个人的权利, 更是儿童发展的权利。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公约》宣布“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一种首要考虑”, 从而确立了“儿童第一”的原则。

但是,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很少考虑儿童的需要, 而是把成人的意愿强加于他们, 忘记了促进儿童自我发展这个最根本的目的。大家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谁也不认真思考一下儿童将来的前途。儿童处于被教育、被学习的状态, 这不能不说是教育本身的病症。

2015年11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该报告提出“将知识和教育视为共同利益。这意味着, 知识的创造及其获取、认证和使用是所有人的事, 是社会集体努力的一部分”。因此“重新界定教育和知识的概念, 将其作为全球共同利益”。该报告“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创造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为基础”。这些新的理念无疑使我们对教育的本质有新的认识。

2.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的误区

教育是促进儿童发展的主要途径。儿童发展是有规律的, 教育活动也是有规律的。就儿童本身来说, 天赋、素质是有区别的。按照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人人都有8种或者9种智能, 但是智能的结构是不同的, 如果用一种模式、一种标准去培养学生, 很难取得圆满的效果。从教育学来说, 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根据不同儿童的特点、特长、爱好因材施教, 才能获得成功。

从儿童生活的环境来说, 差别也很大。教育必须考虑到这些不同的因素, 因地制宜, 提供不同的条件, 才能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什么叫人才?我认为, 热爱祖国, 诚信做人, 勤奋工作, 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就是人才。天才是人才中之杰出者, 有重大发明创造, 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者, 少数人才能达到。学校要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一所学校如果能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有品德的公民, 就是一所好学校。但是, 许多学校校庆印制宣传纪念册子, 前面总是领导的照片、题词, 然后是所谓杰出校友, 普通劳动者没有位置。人是有差异的。但是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曾高度统一, 虽然新的课程改革在统一性的基础上有了灵活性, 有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空间, 但评价考试是统一的。统一的培养目标难以培养出有个性的人才。我们家长强迫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造成人为的、无序的教育竞争, 最后受伤害的是儿童, 是我们民族的未来。

什么是教育质量?教育方针说, 要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但现在从地方政府领导到学校教师、家长都认为升学率就是质量, 考试成绩就是质量, 这与教育方针的要求背道而驰。这种质量观其实是功利主义的产物, 不是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本。这是教育本身的病源, 当然也有其社会基础。

什么叫好学生?有一次我到一所小学参观, 一进校门就看到学校的宣传板上贴着十佳少年的照片, 其中9名是女生。他们是用什么标准评选出来的?我想无非是学习成绩优秀, 恐怕最大的成分还是“听话”。男生比较顽皮, 女生比较听话, 容易受到老师的青睐。这对男生来讲极不公平, 也不利于男生的发展。1986年我到哈尔滨参加黑龙江比较教育研究会成立大会。会上, 黑龙江大学的一位教授就批评当时的教育, 他说:“现在的教育埋没男孩子的天分。男孩子发育比女孩子晚, 又调皮, 功课不如女孩子, 等到他到初中觉悟过来, 已经没有可能上好学校了。”几十年后的今天,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孙云晓不是写了一本《拯救男孩》的书吗?这就涉及教师的学生观。什么是好学生?考试成绩、听话不听话、教师个人的好恶等是标准。这种学生观埋没了大批有胆识、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我发表在《江苏教育》1981年第10期上的文章《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 又是教育的主体》, 没想到引起了学术界的一场争论。主张传统教育的人认为, 教师要起主导作用, 学生只能接受教育, 不能站在主体地位。这场争论持续了十几年。1991年我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上发文《再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辩证关系》, 说明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恰恰在于要启发学生的主体性。争论了十几年, 这一观点现在似乎被广大教师在理论上接受了, 但在教育实践中还未能真正做到。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