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志勇的博客 作者: 张志勇 已有0人评论 2017/3/7 17:06:54 加入收藏
三、充分肯定山东省创造性地解决中小学教师编制工作
我在发言中汇报了山东省解决教师超编缺人的教育困境的做法。
盘活资源,对满编超编的县(市、区),设立临时周转编制专户,在事业单位编制总量内,将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等挖潜的编制用于补充中小学教师。优化存量,鼓励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教学辅助人员、后勤人员占用教职工编制问题,清理各种占用中小学教师编制现象。创新管理,在统一城乡编制标准基础上,对年级学生数达不到标准班额数的学校,按班师比配备教师,小学每班2.4名、初中每班3.7名;对承担教学改革任务或育龄女教师较多的学校,按不超过5%的比例适当增加编制。通过实施上述政策,全省增加近10万中小学教师编制资源。2016年,全省补充中小学教师3.99万人。
在我汇报中,总理对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创新非常感兴趣。他问我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超编的情况,超编的原因是什么?总理在讲话中对山东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山东在解决中小学教师编制上下功夫,这是很不容易的。教师没有编制不安心,怎么教育好孩子?
附发言稿:
用教育公平的阳光照亮每个家庭的未来
张志勇
尊敬的总理,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聆听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受鼓舞。报告关于教育工作的部署,有五个特点:一是主题更加鲜明,强调办好优质公平教育;二是地位更加重要,“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三是重点更加突出,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到现代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四是保障更加有力,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财政性教育投入确保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以上;五是改革更加迫切,要求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把教育的巨大发展潜力充分释放出来,等等。尤其是总理特别强调“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使更多孩子成就梦想、更多家庭实现希望”,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道出了人民的心声。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菏泽时要求“要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务必把义务教育搞好”。几年来,省委省政府时刻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全省上下一心一意抓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全力保障,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是关系国家未来、民族希望的最大的民生工程,怎么投入都不为过。2015年,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2063.23亿元,比上年增加178.45亿元,增长9.47%;其中公共财政教育支出1686.89亿元,占全省支出的20.45%。这是山东省连续4年,也是全国惟一达到20%以上的省份。
城乡一体,全面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委省政府把解决“乡村教育弱”和“城镇教育挤”两大难题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突破口,按照“城乡一体、统筹实施、乡村提升、城镇扩源”的指导思想,2014年以来,先后实施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两大工程,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前者规划总投资420.9亿元,涉及9765所学校,将使460多万学生受益;后者规划总投资1220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963所,新增学位254万个,配备教师11万名。
补齐短板,让所有孩子享受公平优质教育。实施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统筹推进学区内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发挥城镇优质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结成2988个城乡学校帮扶对子,占全省义务教育学校的45%。设置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室2229个,惠及66145名儿童。筹集资金3.63亿元,构建起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多层次、全覆盖的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真正做到了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受益学生22.4万人次。其中,在全国率先免除了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学费,将2016年参加高考的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全部录取到高校就读(其中本科1765人,专科2879人)。
增加供给,破解“超编缺人”难题。盘活资源,对满编超编的县(市、区),设立临时周转编制专户,在事业单位编制总量内,将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等挖潜的编制用于补充中小学教师。优化存量,鼓励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教学辅助人员、后勤人员占用教职工编制问题,清理各种占用中小学教师编制现象。创新管理,在统一城乡编制标准基础上,对年级学生数达不到标准班额数的学校,按班师比配备教师,小学每班2.4名、初中每班3.7名;对承担教学改革任务或育龄女教师较多的学校,按不超过5%的比例适当增加编制。通过实施上述政策,全省增加近10万中小学教师编制资源。2016年,全省补充中小学教师3.99万人。
提高待遇,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全面落实农村教师乡镇工作津贴补贴政策,补贴标准月均500元以上;积极实施乡村教师健康体检和交通补助制度;支持乡村教师在城镇优惠购买住房,实施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设置乡村学校特级教师岗位;提高中级、高级职称比例5-7个百分点,乡村学校再上浮1-2个百分点;实施乡村教师免费师范生全科培养,毕业合格带编带岗到乡村学校教书,报考与录取比例达到7:1。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乡村教师“进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正在形成。
统筹管理,让教师资源活起来。全面推进“县管校聘”改革,让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在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定的中小学教师编制、岗位总量内,由教育部门统筹管理教师编制分配、招聘使用、交流轮岗、考核评价等事务,形成了事权和人权对称的机制,为教育部门在县域内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促进校长教师交流创造了条件。2016年,3.46万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交流轮岗,其中城镇学校向乡村学校交流1.22万人;819名城镇校长到乡村学校任职。
去行政化,让懂教育的人办教育。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决策,2014年率先在5市中小学开展校长职级制试点,2015年扩大到8个市,2016年在全省17市推开。这一改革尊重了校长职业的专业性,打破了校长流动的制度障碍,提升了对校长队伍的管理效能,为教育家办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后,提两点建议:一是恳请支持山东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家试验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山东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祥地之一,在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传统美德方面理应走在全国前列。恳请支持山东开展国家传统文化教育试验区建设,在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学科建设、教师专业设置、教师培养、国内外交流等方面给予支持;二是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已成为各级财政的第一支出,建议国家尽快出台财政性教育经费预决算公开办法,让全社会监督各级政府管好用好教育经费。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