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17/2/25 9:49:44 加入收藏
在制度改革之外,钱颖一还逐一进行了学院所有学位项目的改革,每年都有侧重点。“2008年是MBA改革,2009年是本科教育改革,2010年是博士项目改革,2011年是硕士项目改革,2012年是EMBA项目改革……我关注到哪个项目,哪个办公室就忙成一锅粥。”
“目前我们学院在读的学位项目学生共有6464人(数据不包含非学位的高管教育学员)。单本科一个年级,第一学位200多人,第二学位600人,加起来就是每年800多人,占全清华一个年级本科生的四分之一。研究生(包括博士、硕士、MBA、EMBA等)的数量就更大了。我们的体量这么大,但我们学院的预算占全清华是很少的,学院也只有100多名教师和200多名职员。”钱颖一说。
清华大学在2009年春季学期,将经济管理学院确定为全校本科教育改革的试点学院,这是他与主管副校长长谈后争取来的。而本科教育改革也是他花精力和时间最多的一个教学项目,比如他会亲自给本科生讲授“经济学原理”,他也极力促成学院在清华大学中率先尝试本科生的通识教育。
为此,他“想方设法”圈来了一批大咖教师为本科生授课。
彭刚,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历史系教授,就是被钱颖一“生拉硬拽”来讲“西方文明”这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钱老师在我的办公室整整泡了两个多小时。”
上述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还包括“中国文明”、“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艺术与审美”、“心理学概论”、“中国与世界”、“物理学导论”、“生命科学导论”等。
第一次给经管学院的学生上大课,外面瓢泼大雨,彭刚讲完看了下表,12点15分。钱颖一来教室看他,手里拿着的伞还不住滴水:“今天在城里开会,不过你第一次上课,我特地来看看”。回忆起当时情境,彭刚如今仍是感动。
今年,他又陆续请来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尼尔 弗格森(Niall Ferguson)、美国创业投资家彼得 蒂尔(Peter Thiel)等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人物来学院开课。
“我没法说服学生不焦虑”
钱颖一:教育是很多问题的根源 也是解决问题的希望
钱颖一院长与毕业生合影
钱颖一会强调自己不是偏执狂,只是有时有点强迫症。
《大学的改革》的策划编辑吴素萍说:“他对学生宠爱有加,在学生面前总是满面春风,但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尤其是跟学生相关的工作严苛只能用挑剔来形容。”
新书封面,钱颖一坚持己见,最终挑选了学生在校园里行走和在课堂上学习的照片,尽管这些照片显得有些“不完美”:“放大看行走的学生有人拿着包子,课堂里还有人在抠鼻。”
他特意要求把自己从课堂里的那张照片中裁掉——在他看来,大学的改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学为学生”。
有一次彭刚在校园里遇见钱颖一,后者刚刚从人大附中、北京四中等高中听课回来。钱颖一说:“我就想知道现在进到我们学院的学生,在中学时都学了些什么。”
清华经管学院的学生多对他的真诚、亲近印象深刻。很多学生找他聊天,他也乐于跟学生在一起。
2014级经济与金融专业学生刘梦非回忆,钱颖一会和他们聊天交流学习心得,常把他看的比较好的文章推荐给学生。
刘梦非念英语(精品课)第二学位,钱颖一甚至会和她讨论英语的遣词造句和写作结构。“当时(苹果公司CEO)库克写了一封出柜信,钱老师说这封信写得很有趣,就打印出来,跟我分析用词和段落。”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