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学术研究 >> 名家论坛 >> 浏览文章

何克抗:论创客教育与创新教育

来源:教育研究 作者: 何克抗 已有0人评论  2016/8/10 7:05:43  加入收藏

  就创新人才必须具有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三方面的素质而言,西方学者所倡导的创客教育对于创新意识(创新的动力),可以说是完全没有给予关注。不论是学术界还是社会团体,都认为创客总是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出发前来参加活动,而没有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高度去考虑这个问题(或者认为,只要参与了创客活动,对国家、民族就一定有好处);而对于创新思维(或与创新思维有密切关系的认知过程、认知理论),西方学者所倡导的创客教育则有不同程度的关注。

  以建构主义作为支持创客教育的主要学习理论。西摩尔•佩帕特(Seymour Papert)在西方被称为“创造行动之父”[19]。这是因为佩帕特的建构主义理论将基于产品研发的自身体验置于人类学习的中心[20];这种思想起源于杜威的教学理念,认为学习是游玩、实验和真实探究的成果,其显著特色是“学习是通过创造可分享事物的行为来进行知识建构[21]。”在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空间中使用具体工具和程序是佩帕特建构主义的实例化(包括Logo编程语言、Logo头脑风暴工具包、Scratch编程语言、电脑俱乐部程序等),这就意味着佩帕特的建构主义是一种支持将创客行动聚焦于问题解决以及数字化和实物制造的学习理论[22],也就是支持创客教育的主要学习理论。

  重视具身认知理论在创客教育中的指导作用。具身认知理论认为[23],认知是身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参与式学习要求实践主体应在实际的物理空间内有自己身体的直接参与,这是认知结构发生改变的前提条件,也是创新的基础;脱离身体实践的纯思辨过程难以触及事物的本质,创新将无从说起。在创客空间内,所有活动都是以创客亲身参与的方式展开(个体直接参与讨论、制作),所以创客活动完全符合“具身学习”的要求。

  西方创客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关注师生思维方式的变革。在本文开头,为了对中西方创客教育内涵进行比较、分析,曾选择美国学者马丁尼兹(Sylvia Libow Martinez)和斯塔哲(Gray S.Stager)作为西方的代表,这不仅是因为他俩在创客领域发表的文章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而且也因为他俩是最早倡导要向中小学大力推进创客教育的学者;为此,他俩还于2013年发表了一本专著《创新学习:教室中的创作、修补与工程学(Invent to Learning: Making, Tinkering, and Engineering the Classroom)》,以便用来指导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开展。 该书共分14章,不仅追溯了人类基于制作和创造的学习与生存的历史起源,分析了创客教育的内涵、特征,阐述了开展创客活动所需的各种条件、资源及实施方式,还探讨了学习的创造本质以及创造的思维原理与基本过程,并要求教师认真思考如何摒弃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的教学方式与思维方式,重新思考如何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努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由此可见,作为西方创客教育主要倡导者的马丁尼兹和斯塔哲对于“创造的思维原理”和师生“思维方式”的变革是非常关注的。

  上面列出的前两方面的表现(建构主义和 具身认知理论),尽管尚未直接涉及创新思维这种高级、复杂的认知能力,但由于和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与培育有关的认知学习理论是包括个体认知、社会认知、分布式认知、弹性认知、具身认知等许多方面,而建构主义,在学习科学领域事实上被看作是认知主义的一个独特分支——二者研究的对象都是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所以从广义上说,二者都属于认知学习理论范畴,但二者对认知主体内部心理加工方式的看法有分歧:前者认为认知主体内部心理加工的方式是自主建构或社会建构(建构主义),后者则认为认知主体内部心理加工的方式是信息加工(认知主义)。可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确实可以看作是认知学习理论的独特分支。换句话说,建构主义和具身认知理论证明,西方学者所倡导的创客教育对于创客的认知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发展)还是比较重视的。

  而上面提到的第三方面表现——西方创客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对于创造的思维原理和师生思维方式变革的关注,更进一步证明:这种关注没有停留在一般的认知发展水平上,而是希望能达到实现创造的高度,为此,要求实现师生思维方式的变革。但令人遗憾的是,不论是马丁尼兹和斯塔哲,还是其他的著名创客教育倡导者(乃至整个西方学术界),迄今为止,还没有能为创客教育过程中如何实现对创客的创新思维培养提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可操作、可推广的模式与方法——只是强调DIY、做中学和体验教育,总之,就是完全靠创客们自己到创客空间去实践、去感受、去体验、去摸索。这对创客人才的培育可能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而对创新人才(创新成果不一定是实体作品)的培养却不见得有成效。这正是当前西方创客教育的另一缺陷。

  为了弥补这种缺陷、克服这种弊端,必须在中国特色的创客教育中对学生大力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具体教学内容至少应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关于创新思维的本质及组成要素的科学认识。创新思维的本质是人类大脑产生灵感或顿悟的心理加工过程;创新思维的结构则是由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辩证思维、横纵思维等六个要素组成。每个要素各有不同的作用:发散思维用于指引思维方向,其作用是要冲破传统思想、观念、理论、方法的束缚;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三者构成创造性思维的主体,也是人类最基本的三种思维方式;辩证思维、横纵思维二者的共同作用是提高创新思维的品质与效率,前者(辩证思维)是通过为认知主体提供宏观的哲学指导思想、后者(横纵思维)则为认知主体提供微观的心理加工策略来达到提高创新思维品质与效率的目标。[24]

  关于灵感与顿悟的心理加工过程模型。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弄不清楚灵感与顿悟的心理加工过程,所以灵感与顿悟总是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灵感的灵,本身就有神灵的意味);而灵感与顿悟又是创造性思维的具体体现,这就使创新思维成了说不清、道不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高深莫测的神秘概念。既然如此,创新思维还怎么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养!关于灵感与顿悟的心理加工过程模型就是要破除这种迷信,力图从脑神经科学的理论高度阐明灵感与顿悟形成(创新思维形成)的心理加工机制、加工环节及加工过程,从而真正找到科学、有效的关于创新思维培养的途径与方法。[25]

0
0
关键字:教育 创新 创客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