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学术研究 >> 名家论坛 >> 浏览文章

创新校长的五项修炼

来源:人民教育 作者: 赵福庆 已有0人评论  2016/7/19 10:05:38  加入收藏

  商朝的汤王在自己洗手的器具上刻着这样的话:“苟日新,日日新,又一新。”激励自己日日更新自己,不断地走向自新。刷新自我,意味着从头开始的意思。提高这种意识,我们会马上想到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在他的办公室里,有一把永远值得纪念的大锤。当年,据说张瑞敏接任厂长时,就是用这把大锤砸掉了仓库中所有不合格的产品,预示着一切从头开始。这一事例,无疑就是“刷新”的表现。企业的发展是这样,教育的发展为何不能借鉴?正是因为有这种意识的存在,这些年来,我曾给自己提出了“教育每天从零开始”的要求。其中寄寓着很强的刷新意识:一是把从前所取得的成绩进行刷新,一律不作为有效数字看待,这是一种“以终为始”的观念;二是要在工作中不断寻找教育的新生长点,寻找新生长点的过程,就是一种创新的过程;三是把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推倒重建。我深刻地认识到,刷新自我的意识,对于一名创新校长的成长,其作用尤为重要。

  二、砺炼创新性格          

  什么是性格?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固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性格是由多种品质组成的。由于人的性格差异所致,创新的性格品质也会存有一定的差异。实践证明,具有创新性格的人,工作中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一些创新的行为;反之,工作中就会保守封闭,创新行为就会畏首畏尾。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性格品质是受后天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创新性格品质也是如此。

  具有“敢为性、坚毅性、好强性的人,有利于创新校长的形成。

  敢为性就是敢想敢做。许多具有创新成就的校长,他们都具备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共同特点。培根这样说过:“世界上许多做事有成的人,并不一定是他比你会做,而仅仅是他比你敢做。”那么,作为一名校长,哪些地方可以表现出敢字当头呢!我认为,最重要的要有把握先机的能力。把握先机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以我校的建校经历为例,98年刚建校时,我不失时机地建议市局领导在原来征地24亩的基础上,提出了再扩大100亩的思路。这在当时来说,是许多校长不敢想更不敢干的事情,而我这样做了,结果赢得了学校今后的长足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敢为绝不是鲁莽的代名词,还要像孔子那样做到“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要做到敢而不败,还在于校长要有前瞻性视野。普希金也说过:“做勇敢的人吧!勇于扫视广阔的视野,创造性思想也就偕与俱来。”视野开阔了,思考问题的深度和把握方向的高度就会随之提高。而对于一些视野狭窄的校长来说,到头来只能当一名坐井之蛙的校长。假如有一天,他的头脑忽然发热,不得不去“敢”一回的时候,因为没有缜密的思考,科学的规划与严格的操作,那么其结果注定型是要失败的。

  坚毅性,就是要有坚强的毅力和韧力。任何有成就的创新者的背后都充满着艰难与曲折。要做到坚毅,就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心中永远装着“一步之遥可以迈向成功”的信念。在我干校长的近20年中,有一个小故事始终激励着我坚守自己的信念,不向困难屈服。这个故事的题目叫《男孩的勇气》,说的是一个小男孩进书店买一本地理书,书价是一美元,但小孩子只有62美分,小孩想赊帐,过几天还清,但书店的老板不同意,小孩没有气馁,连续又走进4家书店,但得到的都是碰壁的结果,小孩还是没有气馁,终于,在另一家书店实现了他的梦想,老板答应了他的请求。这个故事讲得就是威廉·哈雷特小时候的事情。

  坚毅的另一种表现就是面对反对的声音甚至遇到恶意地“诽谤”时,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经得住批评与“诽谤”应该是一名创新校长必须具备的性格品质。历数着一位位有成就的创新校长,翻开他们成长创业的史册,他们都曾用不同的方式感谢“扭曲”与“诽谤”甚至给他们成长过程中难堪的人。记得一名哲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仰望在高天之上的主,谢谢你赐给我林立环绕的强敌,因这些敌人使我专心不移,使我不沉湎诱惑,使我身体强壮灵魂强大,有工作的热情与奔跑的力量,更求主你赐我所有敌人同样的力量,使我的灵魂因无穷的追赶而等到成长。”教育不是战场也不是商场,我们所面临的“敌人”,无非是在教育价值观上存在差异的人。另外,创新就意味着改革,因改革可能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也可能是造成“诽谤”的原因之一。但无论如何,遇到此境,无论对方的语言多么尖刻,攻击性如何激烈,都不要动摇你的信念,因你知道,“无私无畏即自由”,这些诽谤,只会更加增加你的勇气、信念与力量。

  好强性。就是要磨砺一种不服输的性格。好强不是“头上不要人”,而是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的一种公平竞争,是内向积蓄。磨炼自身的好强性格,我认为应该把握两个原则,一是以“舍”胜强,二是以“谦”胜强。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以“舍”胜强,就是要学会舍弃。管理学中有一种卸掉包袱才能跑得更快的理念,我认为同样可以用于教育。教育是多元素的综合体,当你担任校长以后,很多校长都有“一口吃个胖子”的思想,认为各项工作都要抓好,都要领先于别人。其实,现实并非如此,当学校没有一定的基础时,各项工作都想拔尖是不可能的。相反,我们会看到这样的例子。有的校长看来平时能力并不比别人强,工作起点也不比别的学校高,但几年的功夫,就能把学校办出特色,再过几年,就又能再创出新的特色,学校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提高。这种现象的背后,就隐含着注重阶段重点,知道暂时的舍弃,是为了最后的赢得。

  老子认为“刚则易折”,“柔能克刚”。做人做事必须低讷,保持谦卑的态度。以“谦”胜强。说的是工作上要有领先的意念,但在态度上必须要有谦逊的品质。吉姆·柯林斯在他的《从优秀到卓越》中提出了“第五级经理人”的概念,他认为“第五级经理人”,具有其它四级经理不同的品质,那就是:谦逊+意志=第五级经理人。无数校长治校的典型案例足以说明,要想把好强的意念真正转化成一种结果,就必须从谦虚做起,特别当自己做出成绩的时候,更要虚心地听取和征求他人的意见。除此之外,平时要注意多和有水平的校长进行交流,从他们身上多汲取“营养品”,用于你自己的治校之中。

0
0
关键字:创新 校长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