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学术研究 >> 名家论坛 >> 浏览文章

石中英:分数之上

来源:人文清华讲坛 作者: 人文清华 已有0人评论  2022/4/2 20:50:03  加入收藏

五、建立正确的教育价值秩序

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秩序。

什么是教育价值秩序呢?就是对不同的教育价值,它们的先后和轻重的排序。

有一些教育价值应该优先实现,有一些教育价值可以延迟满足。如果把教育价值秩序搞颠倒了,就会出现教育价值的失序。

分数是有价值的,人是有价值的,如果我们把分数看得比学生的成长还重要这就叫教育价值失序。

关于有没有一个普遍的、永恒的教育价值秩序,学界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人认为有,有的人像杜威就认为没有。但我们的研究认为,在给定的社会和教育环境当中,还是存在着一个相对来说能够得到共识的教育价值秩序的。

比如教育的本体价值和教育的工具价值,应该首先实现什么价值呢?肯定应该首先实现教育的本体价值,因为如果本体价值实现不了,工具价值就实现不了。

在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这两方面的价值关系上,什么样的价值又应该优先实现呢?当然是教育要优先促进人的发展,只有先促进人的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就人的发展而言,我觉得身心的健康、同情心与爱、好奇心与求知欲、责任心和对话意识,这些是我们从事科学活动、过一种有道德的社会生活以及成为一个社会公民所需要的最基本素质,它们的分量应该比分数重得多,对这些素质的培养应该是我们教育优先考虑的问题。

这些素质的内涵各位都清楚。我这里就讲一个同情心培养的问题。

同情是指我们对于他者行动及其感受的一种同感状态,同情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把我们的心从自己引向他人,并考虑到我们的行为对他人的可能影响。

按照亚当·斯密的说法,同情是我们所有合宜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一个人同情心丧失了,他对他人的痛苦和欢乐就无动于衷。

所有的道德和正当的行为都是建立在同情心基础之上的。为什么努斯鲍穆在《告别功利——人文教育忧思录》中会把同情心看成现代公民最重要的人文素养?原因就在这里。

审视现实,我们谁敢讲一个大学生的同情心一定会比一个小学生要高呢?我们如何从对个体的同情提升到对一个群体的同情,乃至对整个人类的同情呢?

像同情心这些素质,它们就是应该优先实现的,在价值序列上它们应该排在升学、分数、就业这样一些功利性价值的前面。

如果没有这些素质的实现,我们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公民呢?

1. 建立正确的教育价值秩序,家长责无旁贷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价值环境对孩子的价值学习至关重要。

在价值观教育薄弱的原因当中,第一条就是家长对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

碰到某个人的价值观不太好,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会不会他原生家庭的价值环境出现了什么问题。一个权威主义的父母绝对不会教会孩子什么是尊重。

在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秩序方面,傅雷先生给我们留下了箴言,做出了表率。他在给儿子的信中谈到:

“有一个基本原则,我始终觉得并不错误,就是: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再其次才是做音乐家,最后才是做钢琴家。或许这个原则对旁的学科的青年也能适用。”

做人永远是家庭教育最首要的、最核心的目标。好的家风、家训都是指向孩子们怎么做人的。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论教育》一书中也说过:

“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一个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道怎样做人,他在紧急关头,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做到做人的本分。”也是把“人的教育”放在职业训练前面。

在这里我向家长们呼吁:一定要从“唯分数论”的泥潭中走出来。停止用“别人家的孩子”来贬低自己的孩子。

不要让孩子们觉得分数是他们对于你们唯一的意义所在。把孩子当成是一个有完整的、独立人格的和独特个性的人来对待。

改变价值观教育薄弱的现状从每一个家庭开始。

2. 建立正确的教育价值秩序,学校也是责无旁贷

学校是一个教育组织,在学生价值观形成方面起主导作用。

即便学生的原生家庭价值环境有一些问题,如果学校的教育价值观是正确的,孩子们还是有希望的。

但是如果学校的价值观都出了问题,孩子的价值观素养到哪里去提高呢?学校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核心的价值追求。

陈省身先生曾经给中国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考第一”,后来中科大校长朱清时院士做了这样的解读:

“原生态的学生一般考试能得七八十分,想得100分要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要争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肥。最后学生的创造力都被磨灭了。”

我在网络上看到一则消息,北京一所学校有一个学生上英语课迟到了,老师让他用英语解释迟到的原因,这个学生说:“My Grandpa is dead.(我的爷爷去世了。)”

老师一听第一反应是帮他纠正语法错误,说:“应该用was dead,不是is dead,请你再说一遍。”这种情形说明,在这个老师看来正确地使用语法比安慰学生失去至亲的悲伤更加重要。

还有一些学校用非常雷人的口号激励同学们学习,比如“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等等,我真的是想不通,在学校这种教育组织里面,怎么能有这样的口号?为了升学可以不要健康吗?可以不要生命吗?可以不要友谊吗?

所以在这里我呼吁中国1800万的老师们:一定要基于教育的初心使命,来一场深刻的教育价值观的大讨论。

要深刻反省和批判“唯分数论”等错误的教育价值取向,建立起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教育价值新共识!

3. 建立正确的教育价值秩序,政府和社会担负着重要的责任

教育界有这么一句话,叫“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这真是学校教育的悖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悖论呢?

其实您跟校长、老师们聊一聊,他们也不愿意这样,他们真的愿意按照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办教育。

但是如果政府和社会对校长、学校的评价就是看分数、看升学率、看清北率,校长们又能奈何?老师们又能奈何?

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特别是2020年出台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2021年又出台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和《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试图改变不正确的教育价值导向问题。

这些方案和指导意见都写得非常好,针对性特别强。其中《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列了十几条红线,比如:

上级部门不得下达升学指标,以高考升学率考核下一级党委和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

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

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等,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

如果以前校长们说搞素质教育是戴着镣铐跳舞,现在这是打开镣铐给他们以教育自由的时侯了。

但是文件发布以来的这两年,我到一些地方和学校了解这些文件贯彻落实的情况时,发现总的情况还不太乐观,有的地方连文件都不宣传,就更不要谈落实了。

在这里我向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呼吁:一定要负起责任来,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胸怀国之大者,不折不扣地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不断完善教育评价的治理体系,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教育价值生态。

什么是好的教育?

讲到这里,我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好的教育?

演讲开始我们所分析的案例中的当事人,即便他们实现了自己升学的愿望,但是并不能说他们受到了“好的教育”。如果要那样说的话,就是对“好的教育”的极大嘲讽。

日常生活中大家说一个人受到好的教育的根据是什么?可能第一反应是学历,以为学历高受到的教育就很好。

但如果一个人学历高但却出言不逊,毫无礼貌和同情心,人们会说:“就你还上过大学呢?你怎么连一个老百姓都不如呢?”这说明我们对好的教育有一些价值标准。

好的教育就是“有用的教育”吗?好的教育就是“高质量的教育”吗?

我觉得“好的教育”比起“有用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是一个更加基础性的、前提性的问题。

如果我们对“有用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的认识,不以“好的教育”为内核,那我们可能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把那些虽然戕害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性人格但却能满足功利需要的学校称为“好的学校”,把那样的学校所开展的教育称为“好的教育。”

2021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中校长唐江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了“什么是好的教育?”这一问题,并且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他的设问和回答引起了教育界的很大反响,我今天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也算是对一年前他提出这个问题的一个回应。

什么是好的教育?在教育思想史上有无数的思想家、教育家给出过自己的回答。

比如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谈到,“受过教育的人”是心灵发生转向的人,用洞穴隐喻来表达这个思想,就是我们的心灵从低处转向高处,从虚假转向真实,从黑暗转向高明。根据柏拉图的观点,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关注的是高处、真实处、光明处,他就算受过真正的教育、好的教育。

20世纪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坚决反对教育和生活的脱离,认为教育就是要提高行动主体不断适应环境的能力。

中国儒家经典《大学》里面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认为好的教育意味着个人德性的提升、社会关系的和谐以及理想国家制度的实现。

20世纪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把求真知、做真人作为美好教育的根本目的,重视培养学生的生活力。

当代教育学家顾明远先生提出,好的教育要回归教育的本质,提高生命质量,提升生命价值,促使一个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并给予他们服务这个社会的本领。

显然,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的人关于“好的教育”的标准认识是不一样的。

虽然如此,我觉得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也有一些内涵是共识性的。就当前这个时代而言,我认为好的教育包括四个层次的理解:

第一个层次,好的教育一定是适合的教育,是完整的教育,是赋能的教育,是指向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的教育。

什么是适合的教育?从哲学上说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这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找不到两个在认知、情感、价值观上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因材施教是教育最核心的要求,也是教育公平最本质的定义。

什么是完整的教育?即不是片面的教育、分裂的教育。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儿童教育专家井深大写过一本书《精神·道德·情操:无视另一半教育的日本人》,对日本的考试地狱给青少年造成的戕害、给社会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美国哈佛学院的教授哈瑞·刘易斯在退休以后写了一本非常有名的书叫《失去灵魂的卓越》,对美国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精英大学在若干年来迎合商业的需求,遗忘教育的宗旨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所以教育应该是完整的教育,应该培养完整的人,而不是培养片面的人、分裂的人;教育应该是赋能的教育,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成果最终是通过自我教育来实现的,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由精神作为教育所追求的基本目标。最后,教育要指向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

第二个层次,好的教育要促进公共生活的改善。

人是一个社会动物,按照马克思的定义,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意义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所以你要认识一个人就要认识他的社会关系,人的问题也反应了社会关系当中所存在的问题。

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进步这是不可分割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价值不能仅仅局限于个人的成长和个人的前途,必须把促进社会团结、社会合作、社会信任、社会公正作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教育家眼中的孩子绝不仅仅是他个人,他们还是未来的社会成员。

第三个层次,好的教育要促进全体人民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主权的国家,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发展的价值基点,所以我们搞的教育绝不是为了少数人的,我们的教育是为全体人民的,我们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即便我们要培养精英,这些精英也是人民的精英,他们的核心使命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不单是为了他们个人的前途和荣耀。

第四层次,好的教育要培养全球公民。

2021年世界人口日公布,地球上现在生活了78亿人口。这个地球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去享受和平、发展、公平、公正、民主、自由,但是要实现这样美好的理想是非常不容易的。

人类面临很多共同的挑战,疾病、贫困、气候变化、价值观的偏见、历史的宿怨等等。我们要意识到人类拥有一个共同的未来,如果各自为政,人类就没有未来。

所以好的教育一定要超越个人主义,要超越狭隘的国家主义,要有更广大的价值视野。

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全球公民意识,今天特别重要的是还要培养他们的生态公民意识。

只有这样的公民诞生了,我们才能看到教育的美好,才能看到教育的力量。

六、学会共同生存

教育总是蕴含着希望,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而人类的希望就在于人类之间的相互尊重、信任、宽容、团结和协作。

其实这些价值原则也适合于日常的人际之间,如果人和人之间没有尊重、没有信任、没有团结、没有坦诚、没有协作,我想我们人生的意义、生活的质量都会大打折扣。

教育还是反对社会歧视、社会排斥、社会压迫最重要的工具。这样的一些意识、这样的一些价值观都要依靠价值观教育来从小形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关注教育和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他们陆续出版了4本重要的报告:

70年代出版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90年代出版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2015年出版了《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

2021年又发布了《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以应对人类所面临的来自自然、社会、政治各个方面的挑战。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提出了教育不仅要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还要促进学生的情感、道德、价值观等等方面的发展,要培养一个和谐和全面发展的人。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财富,就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重拾教育的人文精神,强调教育有责任唤醒和培养共同人性,因为共同人性才能使我们团聚在一起。

《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更是强调教育是一个公众责任,应该需要社会的共同行动。

阅读这四本报告,我觉得其中一个主题是贯彻始终的,这就是学会共同生存。它的精神和我们2022年冬奥会的精神——一起向未来——非常地吻合。

什么东西能够使得我们共同生存呢?是分数吗?是竞争吗?还是团结、友爱、体谅、宽容这样的一些价值观?

显然,正确的、积极的和高尚的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正是人类共同生存的纽带和希望所在。

最后,让我们回到这次演讲的题目《分数之上》,这个题目表达了一种超越性的教育价值思索。

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摆脱“唯分数论”等错误价值观,应该重新审视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应该的教育。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未来,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有未来。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