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文清华讲坛 作者: 人文清华 已有0人评论 2022/4/2 20:50:03 加入收藏
三、“唯分数论”与失败恐惧
德国著名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是灵魂的唤醒,不是理智知识的堆砌。”
这些极端案件在向我们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我们的教育价值取向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我们把这种错误的价值取向概括为“唯分数论”。
分数是教育的工具、手段,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果进行的一种测量。分数不是自古就有的,它是现代教育测量运动的产物,是教育科学化的产物。
人们试图用这种数量化的评价方法来精准地描述、反映一个人的学习状况和学习程度。分数本身是有意义的、也是无辜的,确实能为教学人员和学生诊断学习状况提供帮助。
但是物极必反,当我们把分数置于学习者前面时,认为分数比学习者还重要,把分数这一教育工具当作教育目的来追求,把学习者的健康成长这一本来的教育目的当作工具来对待,就会出现“唯分数论”的问题。
“唯分数论”对教育的负面影响是长期、广泛和深刻的。如果把分数看得比学习者本身还重要,当考试考得不理想时学习者就会出现失败恐惧的问题。
8年前为了参加一个国际会议,我做过一个质性研究。我们选取了两所北京初中二年级的16名同学,了解他们的学业失败恐惧体验。
我们发现学业失败恐惧的确在中学生中广泛存在,成绩差的学生有,成绩好的学生也有,而且这种学业失败恐惧,跟家长、老师对待学业失败的态度有直接关系。
一位男生说:“我在做题,我爸就走过来了,然后看我的草稿纸,然后就开始生气,生了整整一天。然后就说,你怎么不按照我的要求来?你怎么不听话?你怎么没起色?就你这样,以后还能考上吗?然后我就没法说什么了,太无语了。”
有一位女生描述自己成绩下降后的心理体验:“我妈妈一味的指责、刺激,我甚至感觉手脚发麻,快没有知觉了。如果这种情况总是发生的话,我会否定自己,会产生一种坏情绪。我会感觉自己是个废物,无用之人,会有不想再活下去的那种心理了。”
通过质性研究我们发现,其实中学生并不惧怕失败本身,他们有着足够的心理韧性来克服失败对他们的影响。
他们最害怕的是失败所引发的社会隔离,害怕父母不喜欢他,害怕老师看不上他,害怕同学疏离他们。
可见他们最害怕的并不是学业失败本身,而是学业失败带来的人生价值感、存在感、意义感的丧失。
有些同学的访谈资料也证明,只要他们的父母和老师不把学业失败和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对他们的信任与希望绑在一起,他们就能非常从容地应对失败,并且把失败作为一种学习的素材,从失败中获得更加积极的成长能量。
四、警惕四种错误的教育价值观
“唯分数论”大大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价值观教育仍是我们今天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一块短板。
为什么会出现价值观教育薄弱的问题?我想有五个主要原因:
第一,对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第二,对价值观形成和价值观教育的规律性把握不够。
第三,价值观教育缺少一致性价值环境。以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为例,有一个流行的说法是“5+2=0”,主要是表达学校里面所倡导的价值和家庭里面所奉行的价值以及社会上所流行的价值,缺乏一致性,导致青少年学生陷入价值观迷茫状态,使得价值观教育处于一种不理想的状态。
第四,价值观教育和学习的有效性难以测量。
第五,家长和教师的价值观教育能力不够。
要想补上价值观教育的短板,就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要彻底地和“唯分数论”说“再见”。
什么是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这个问题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就是要确立立德树人在教育活动中的中心地位,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就是要以立德树人的成效来评价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要超越以“唯分数、唯升学”为代表的错误的教育价值取向。
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有错误的教育价值观在干扰,它们支配着老师、家长、社会对“什么是好的教育”的理解。这些错误的教育价值观除了前面所讲的“唯分数论”以外,还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贤能主义这三种。
1. 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把教育看成是满足个人或者社会外在功利目标的工具,追求功利的最大化,哪怕牺牲学生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也在所不惜,它制造了社会普遍的教育焦虑。
功利主义不仅仅是我们国家才有,也是现代全球性的教育价值取向。美国学者努斯鲍穆写了一本书《告别功利——人文教育忧思录》,对美国教育系统里面的功利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2. 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有内在关联,把教育为个人发展服务凌驾于为社会和国家服务之上,将处于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学生个体愿景与集体目标隔绝开来甚至是对立起来,认为一切集体生活或是对于个体发展的挤压和威胁,或是个人发展的工具,导致个体的情感、道德、价值观和精神发育出现严重障碍。
个人主义是一条死胡同,表面上为个人,实际上害个人。人类行为具有相互性,如果我们人人都把对方看成工具,我们最终会把自己陷入到孤家寡人的状态。成功可能给我们带来一种外在好看的感觉,并不能给我们一个内心丰盛的人生。
3. 贤能主义
贤能主义是一种非常隐蔽的,但是又非常强有力的价值取向。贤能主义认为人生来的天赋是不一样的,后天的努力也是不一样的,成功都是由于自己的天赋加上个人的努力和运气所导致的,所以贤能主义认为成功不需要感谢任何人,只需要感谢自己。
失败者只有哀叹的份,我不行是因为我不够努力,我不行是因为我的天分不够高。这种观点完全忽视了社会因素、时代因素在一个人发展当中所起的巨大作用。贤能主义造成的非常重要的社会心理后果就是成功者的傲慢和失败者的自卑。
如果我们的教育把亿万青少年都分为成功者和失败者,成功者永远是少数,失败者永远是多数,这将给我们的社会、给未来的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以上这四种错误的教育价值观相互交织、推波助澜,从而使得“唯分数论”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顽瘴痼疾”,30年没有解决好,但是今天到了必须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